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宋乐义 于俊歌
“我去年种植了100亩玄参,每亩地收获中药材5000多斤,产值可达1万多元。目前这批玄参已经烘干存放,等到市场价格再高一点的时候再出售。”2月25日,正在安徽省亳州市走访中草药市场的马东东通过电话采访向记者介绍。
今年38岁的马东东,是汝州市紫云路街道马窑村人,他先后从事过布料批发、轻钢别墅建设等行业。2022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中药材行业,并在当年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了汝州市朝曦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们合作社是一家专业育苗、种植、加工市场上热门紧缺的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同时提供技术和包回收一条龙形式的服务。”马东东告诉记者,合作社以“公司+农户”模式运作,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村集体经济效益,该合作社还结合村里闲赋的劳动资源和闲置土地资源来带动村民增收。目前,该合作社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植有玄参、丹参、地黄、赤芍、射干等多种中药材。长期用工30余人,每逢收获季节最高用工量达80余人。
今年66岁的马窑村5组村民李秋就是合作社受益者之一。“我是这里的长期工,这里的活儿不是很累,工资发得及时,也不耽误做饭照顾家里,感觉挺好的!”李秋满意地说。
据马窑村村委会副主任马小德介绍,合作社除了在马窑村设立药材收购点外,还在大峪、陵头、焦村等乡镇设立了药材收购点。“这些收购点主要收购青蒿、益母草、酸枣、野菊花等药材,为周边村的群众提供了便捷的赚钱机会。”马小德说。
据了解,为保障中药才的销售,该合作社与安微省毫州市的两大药厂签订了长期订单合作,药厂长期需求丹参、玄参、当归、地黄等中药材鲜货、干货,产出的中药材不愁销路。
“目前两栋新厂房正在建设,预计3月底能建成投入使用。下一步,我计划将合作社中药材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00亩以上,同时带动300–500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为乡村振兴蹚出一条新路径。”对于未来的发展,马东东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