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孙琰
在民权县褚庙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虽然不大,却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康复希望。它虽然平凡,却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它就是民权县褚庙乡卫生院,而其中的“院长门诊”鼻炎专科,更是成了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鼻炎克星。
说起“院长门诊”,就不得不提院长王振刚。他有着执业医师资格,从事医疗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治疗鼻炎、鼻窦炎、额窦炎、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他善用中药,开创出不打针就能快速解决鼻部疾病问题,为众多鼻部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中医认为鼻属清窍,乃呼吸、嗅觉之门户。鼻炎是由于环境因素刺激、身体免疫力下降以及特定过敏原与鼻腔黏膜接触后,产生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属外邪侵袭、气血不畅、内脏功能失调等因素所致。常用的中药像薄荷、连翘、黄芩、葛根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散寒、凉血止血等功效。
王振刚认为,治疗鼻炎的关键是调整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要根据鼻与脏腑经络关系进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人体平衡,改善鼻腔黏膜炎症,缩小鼻腔炎性肿胀,减轻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褚庙乡褚北村43岁的村民张昌玲,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她被鼻炎折磨了十几年,一遇冷空气,不是流鼻涕,就打喷嚏,也记不清跑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医院。药也没少吃,钱也没少花,罪也没少受,可鼻炎却始终如影随形。
“那日子真是太难受了,鼻子像塞了一团棉花,常常憋得出不来气。严重的时候,头昏昏沉沉的,家里地里啥活儿都干不了。”张昌玲回忆起患病的日子,满是无奈。
邻居告诉她,褚庙乡卫生院开了个“院长门诊”,院长王振刚治疗鼻炎是一绝,再难缠的病都能手到病除。起初,张昌玲半信半疑,但被鼻炎折磨得实在没办法,决定去试一试。王振刚详细询问她的病情,认真为她做检查,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院长特别有耐心,把俺的病分析得透透的,还告诉俺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俺一下子就有了信心。”谈及自己的就医经历,张昌玲动情地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张昌玲按照王振刚的嘱咐,拿了几剂中药回家自己煎煮,早晚按时服用,每周再去卫生院往鼻孔里上点药粉。果不其然,一个月后困扰她十几年的鼻炎有所好转,张昌玲逢人就夸王振刚的医术高超。
走进“院长门诊”,一面面鲜艳的锦旗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上面写着“鼻炎克星 手到病除”的锦旗是今年1月份人和镇张庄村村民吴万领送的。
吴万领今年41岁,患鼻窦炎、鼻甲肥大十多年了,经常头痛,晚上睡不好觉。尽管四处求医,可病情总是反反复复。听说褚庙乡卫生院的“院长门诊”鼻炎专科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这里。王院长经过详细诊断,为吴万领开出了中药方剂和鼻喷粉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吴万领鼻窦炎、鼻甲肥大有所好转,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院长的手是真高,解决了俺多年的病痛。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也特别好,对俺像家人一样,贴心、细心又暖心!”吴万领颇为感触,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王振刚手中。
一面面锦旗挂满了“院长门诊”的墙壁,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暖心的故事,都饱含着患者对王振刚和医务人员的感谢与信任。这些故事,不仅仅是患者康复的见证,更是“院长门诊”优质服务的生动写照。
仅去年12月份以来,“院长门诊”就接诊各类鼻部疾病患者1500余人次,为510余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困扰。
“院长门诊”不仅在于院长医术高超,更在于医务人员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走进卫生院的那一刻起,导医就热情迎上去,耐心询问病情,引导患者就诊,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与温暖。
“我们的职责就是为患者解除病痛,让他们不仅能看得起病,更能看得好病,真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王振刚说。在他的带领下,褚庙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今,“院长门诊”已经成为褚庙乡卫生院一张靓丽的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前来就医。它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这个小小的诊室里,我们看到的是基层医务人员对医学的执着追求、对患者的医者仁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让患者摆脱病痛折磨,拥抱健康、美好、幸福的生活。”民权县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