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董菲
“真没想到针灸效果这么明显,不仅胳膊轻松了,连便秘问题都改善了!”2月26日,在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病房内,61岁的杨先生心情舒畅的躺在病床上,此刻,康复医学科张博洋在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正运用“提、插、捻、转”等传统针灸疗法,在其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施治,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据了解,这是该院创新服务方式,把术后康复治疗和功能指导送到患者床旁,帮助骨折患者尽快康复、回归社会。
据悉,家住濮阳市华龙区的杨先生因关节退变造成右侧肘关节伸屈受限,由于右肘关节骨性病变导致胳膊肘关节僵硬,杨先生辗转多地求医未果。2月17日,经过前期多次综合对比和慎重考虑,杨先生最终选择在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接受微创肘关节镜下松解手术治疗。术后次日,杨先生僵硬了20多年的右侧胳膊终于能活动自如。
据该院上肢骨科主治医师齐江明介绍,由于患者患有肘关节骨性关节病20余年,肱二头肱和肱肌有些强直,术后伸直的时候会有不自主的抵抗,肌肉紧绷得比较紧。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放松肌肉,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期。“通过在患者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等穴位处实施针灸疗法,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调节胃肠功能,加速患者康复,实现‘上病下治’的中医整体观。”该院康复医学科张博洋坦言。
据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主任郑世军介绍,为切实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上肢骨科与康复医学科建立联动机制,开展术后床边康复治疗。治疗师进驻病房实施早期介入,既缩短康复黄金期,又减少患者跨科奔波。“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多学科协作打造‘入院-手术-康复’无缝衔接的诊疗模式,让患者享受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郑世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