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鹤壁 > 正文
鹤壁市淇滨区:实施“农村公路+”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5-03-03 14:40:4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魏蓝

  近年来,鹤壁市淇滨区交通运输局在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程中,秉持“旺旅游、兴产业、助振兴”的目标导向,创新性地推行“农村公路+”发展模式,持续深耕农村公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插上了“鹏程万里我为先”的翅膀。

  实施“农村公路+红色旅游”,点亮信仰灯塔。毛连洞村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淇滨区大河涧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鹤壁市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淇滨区以打造“红色旅游村、精品旅游路”为目标,投入200余万元,实施毛连洞村红色教育基地公路“路肩整治、路面提升、路域美化、道路亮化、标识完善”五大行动,对公路路面及附属设施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同时,结合毛连洞村 “红色交通站”遗址,巧妙地将交通基础设施与红色旅游元素深度融合,在公路沿线统筹规划建设红色标语图画、增设红色文旅雕塑等,精心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公路,为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实施“农村公路+产业旅游”,铺就致富通途。农村公路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地位举足轻重。淇滨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公路+产业旅游”发展新模式,深度促进农村公路与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紧密融合,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投资3200余万元建设的牛横岭村生态果园、许沟村缠丝蛋、鹿厂村梅花鹿等产业园区的8条共计90余公里特色产业旅游公路,助推28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等成功创建为省级以上品牌,催生出特色果园采摘游、奇特动物观赏游等丰富多彩的乡村产业旅游项目,极大地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多,实现了“建一条道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实施“农村公路+生态旅游”,奏响乡愁旋律。“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滨区依托淇河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秉持“建设公路也是打造风景”的理念,全力开创“品质交通,诗意淇河”的交旅融合发展崭新格局。投资2.4亿元建设全长41.5公里的“淇河一号”旅游公路,助力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的全域旅游“一张网”;投资290万元,新建省道大海线和乡道水老线的连接线,彻底消除道路穿越桑园小镇景区带来的安全隐患,助力桑园小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一条条沥青公路宛如巨龙蜿蜒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一道道彩色标线好似彩虹飞舞在淇河两岸,“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的壮美景象穿越时空,生动再现,不仅带动了桑园小镇、七里沟森林公园生态游,促进了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浪漫樱花游、许沟风情小镇《白蛇传》情景体验游,还点燃了白龙庙五号山谷、将军泉爱家宜居、河口云水柒栖等“诗经里”民宿集群的火爆人气。交旅融合发展成功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化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