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虞城县开展科技服务
时间:2025-03-03 16:21:4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2月26日,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连珍和虞城县派科技特派员赵学书一行5人,到虞城县开展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

  服务团首站探访了河南省一鸣中药材有限公司,细致考察了紫苏叶的初加工流程与仓储管理现状。公司总经理罗伟介绍了烘干工艺及加工管理体系,展现了企业的专业实力。然而,在服务团专家的细致审视下,仍发现了一些品控方面的薄弱环节。为此,服务团针对性地提出了两大改进策略:一是构建三级质控体系,该体系将涵盖原料筛选、过程监控、成品检验,并建立可追溯的数字化档案,确保全流程质量管理的严密性和高效性。二是引入智能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打造自动化加工平台,通过大数据建模优化工艺参数,推动传统经验型加工向标准可控的现代化生产模式转型。

  随后,服务团一行前往界沟镇菥蓂(苏败酱)种植基地,深入了解菥蓂的生长情况。专家们从菥蓂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到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系统的知识讲解和实用建议,助力提升种植效益。

  接着,服务团参观了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的“粮-药-菇”间(轮)作生态种植示范田。他们仔细查看了示范田中小麦和大球盖菇的生长状况,并针对当前春季气温回升、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指出需特别关注温湿度控制及防病虫害工作,以确保菌丝健壮和子实体正常发育。

  最后,服务团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粮-药-菇”间作轮作生态种植模式的实施推广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应依托物联网技术搭建智能育苗平台,通过对紫苏育苗期的温湿度、光照度及土壤墒情等关键参数的动态监测与精准干预,提升育苗整齐度并降低管护成本。此举旨在确保小麦夏收后移栽的紫苏幼苗达到“三齐标准”(株高齐、叶龄齐、根系齐),为后续机械化采收与标准化加工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服务团通过建立“全周期-嵌入式”技术服务体系,持续聚焦虞城县中药材的种质资源优化、生态种植规范及产地初加工等关键环节。通过数智化手段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为虞城县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