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陈艳艳 刘艺文
“去年‘雨露计划’毕业学生共80人,其中参军入伍2人、就业44人、继续升学34人,已成功实现‘雨露计划’毕业生100%就业。”2月28日,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一年来,他们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创新实施“三转变”工作法,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
从“信息发布”向“职业导航”转变。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将县域内“雨露计划”毕业生按户籍划分为9个网格,每个网格选派2名业务骨干重点关注“雨露计划”毕业生群体,会同乡镇社保所工作人员进乡镇(街道)入村(社区)逐户开展就业帮扶工作;详细登记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意向等信息,精准掌握就业需求,与县域各大企业、用人单位建立密切联系,收集符合毕业生需求的岗位信息,按照“一人一策”方法通过短信、微信、进村入户的方式进行推送,帮助实现高质量就业。
从“静态推送”向“动态管理”转变。开展创业政策指导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分阶段建立创业台账,通过进村入户、“淇县人社”微信平台、“云上淇县”、公告栏等多种渠道推送创业信息,将该阶段适用的创业政策打包式精准发送给创业人员,并为其提供创业政策解读、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等服务;定期组织调解仲裁股、社会保险中心、劳动监察大队等科室向创业人员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规避创业风险,为“雨露计划”创业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从“统一管理”向“精准服务”转变。依托“雨露计划”毕业生专属信息库,明确每名毕业生的“服务管家”,对未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上门入户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工作;定期对已就业毕业生进行回访,了解其工作状况和需求,及时提供后续支持,确保就业稳定性;推出“雨露计划”技能提升活动,针对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特点,推荐合适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其快速精准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真正让“雨露计划”毕业生感受到人社服务的温度、速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