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新县:以“锋”为炬 照亮红色热土的文明之光
时间:2025-03-05 14:25:16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聂建武 王丽君 夏风

  春风拂绿大别山,雷锋精神代代传。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行动,正将雷锋精神的火种播撒进新县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从校园里的稚嫩童声到乡村院落的温情陪伴,从志愿服务的涓滴细流到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新县正以“锋”为名,书写着一曲新时代的奉献赞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新县首府实验学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与冉冉升起的国旗交相辉映。在“雷锋精神进校园培育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中,千余名师生通过主题班会、故事分享、实践劳动等形式,让红色基因与雷锋精神在互动体验中扎根发芽。

  “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从身边小事做起,乐于奉献、助人为乐,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六年级学生汪正阳在实践日记里写道。

  教师余洋在国旗下寄语学生:“雷锋精神与红色基因一脉相承,我们要像大别山的映山红,既绽放美丽又扎根土壤。”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向上向善”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悄然萌芽。

  据余洋介绍,该校创新“思政+实践”模式,将“学雷锋”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今年计划继续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不单单是学校,在新县这片红色沃土上,一场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热潮席卷而来。

  在新集街道叶林社区,“便民集市”热气腾腾,一场以“邻里互助”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开展,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以“邻里互助”为主题,热情周到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磨刀、理发、咨询等“接地气”的服务。

  铺路石志愿服务队阳克成连续七年坚守便民服务岗,磨刀千余把的双手早已布满老茧。“他们磨的是刀,暖的是心!”社区居民张先生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

  而在光荣院与红色景区,消防员们变身红色讲解员,向游客和市民讲述红色故事,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义务劳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火焰蓝”与“革命红”交相辉映。

  山峦叠翠的箭厂河乡,护理员汪海花带着做好的热饭热菜,轻叩留守老人的木门。打扫庭院、修剪指甲、烹制热饭……这些琐碎日常在老人们眼中却是“比亲人还亲”的关怀。

  “我们做的不过是点滴小事,却能让老人晚年更加幸福。”汪海花的话朴实却掷地有声。这种“家门口的关怀”模式,正成为新县破解乡村养老难题的温情注脚。

  “红马甲”扮靓城市,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据统计,新县已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老中青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网络,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达4.2万人。新县将“学雷锋”与红色教育、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打造了“红色讲解员”“孝心护理员”“非遗传承人”等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活动1500余场次,志愿服务俨然已经成为“文明新县”最靓丽的底色。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现如今,在新县,大街小巷、城镇村湾、一个个“红马甲”穿梭忙碌,他们将志愿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以点点微光汇聚时代暖流,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恒久闪耀红城大地。

编辑:吴彦飞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