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黄成 通讯员 王云云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班主任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罗山县南街小学于3月4日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了以“守护心灵绿洲 共育生命花开”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莉校长主讲,培训聚焦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结合真实案例与科学方法,为班主任们提供了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培训伊始,赵校长带领全体班主任进行了趣味放松小游戏“桃花朵朵开”。在游戏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游戏结束后,赵校长特别采访了在游戏“落单”的教师,她们分享了自己在“落单”时的瞬间感受,如失落、沮丧等情绪。这一互动环节不仅有效缓解了老师们日常工作的压力,还巧妙地引导大家思考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反应,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讲解埋下伏笔。
一、直面现实
赵校长通过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引发深思:2023年国家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抑郁检出率和焦虑检出率不断攀升。近年来发生多起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为心理健康教育敲响了警钟。主讲人强调,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心灵守护者”,需以专业视角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构建安全、温暖的班级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筑牢第一道防线。
二、明察秋毫
培训重点剖析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十大诱因,涵盖学业压力、家庭矛盾、自我认同危机等,并指出校园心理危机高发人群的九类特征,如长期情绪低落、家庭破裂、自伤史等。通过案例分析,赵校长分享了识别心理危机的五大途径:日常观察(如异常衣着、行为突变)、学生作品(作文、绘画中的消极意象)、社交动态(朋友圈负面内容)、课堂表现(人际冲突、精神萎靡)及家长反馈(重大生活变故)。班主任们通过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进一步掌握了“倾听式提问”技巧,如“我知道你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以建立信任,打开学生心扉。
三、科学干预
围绕学校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主讲人提出班主任的核心职责:
1. 一级预防:通过班级活动、主题班会营造积极氛围,联合心理委员、家长形成常态化观察网络;
2. 二级预防:对高危学生及时转介心理辅导中心,配合专业评估与团体辅导;
3.三级预防:对确诊心理障碍或发生危机的学生,协同医疗资源,做好应急处置与后续关怀。
会上还特别强调预警学生的管理原则:避免标签化、严守保密准则、家校协同支持,并针对“学习焦虑”等普遍问题提出“适度关注、科学引导”策略。
四、智慧管理
培训结合教育场景,赵校长解析两大经典心理学效应:
1. 超限效应:以马克·吐温捐款故事为引,警示班主任避免过度批评与重复说教,提倡“一事一议、点到为止。
2. 罗森塔尔效应:通过“名单实验”揭示期待的力量,鼓励教师以正向期待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被看见”的温暖。
五、以心育心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修行。”主讲人引用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心理八段锦”,带领班主任们体验呼吸调节、正念冥想等压力缓解技巧,呼吁教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心理状态,用健康的心灵培育健康的灵魂。
培训在“俯身倾听花开的声音”的温情寄语中落下帷幕。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有数据支撑的理性分析,又有贴近实际的实操策略,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乎危机干预,更是一场以心传心的生命对话。相信在未来工作中,罗山县南街小学将把今日所学转化为日常教育的点滴行动,做学生迷茫时的灯塔、脆弱时的铠甲,共同守护每一片“心灵花园”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