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3月5日上午,新乡市育才幼儿园李园长带领师生志愿者一行11人走进新乡市康复教育中心,开展公益慰问活动,为中心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温情的爱心互动。
课堂里的星光与微笑
孤独症中班教室里,两校师生围坐成温暖的同心圆,融合课正式拉开序幕。
才艺展示环节,育才小志愿者用稚嫩而真挚的手势舞《名字叫中国》传递家国情怀,中心的孩子们注视着讲台,在老师的辅助下随着韵律打着节拍。手指游戏环节,大小孩子的手掌叠成塔楼,指尖划出欢快弧线,宛若跃动的音符。合作游戏环节,小志愿者牵起身旁迟疑的小手融入旋转的彩虹圈,清脆的笑声在教室里荡漾。互赠小礼物环节,五彩的毽子和美味的QQ糖在小手间互换,温馨场面,融化人心。
“朵朵,和园长阿姨击个掌好吗?”随着康复教师郭老师轻柔的引导,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怯生生抬起手,与李园长的手掌轻轻相击。刹那间,教室里爆发出“真棒”的鼓励声。窗边阳光斜照在师生们共同绘制的成长树剪纸墙上,折射出斑斓的光晕。这是孤独症中班“社交互动课”的寻常一幕,却让在场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倍感温暖。“孩子们比想象中更渴望正常交流”,李园长蹲下身依偎着孩子感慨道,“每个细微的进步都是自闭症康复教育的奇迹”。
体适能运动场上,小志愿者立刻被地毯上炫彩的感统训练区吸引,中心李老师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数字格”游戏。“我们通过评估量表结合孩子身心的发展阶段个性化制订训练方案。”中心副主任王宏雁说。育才保育邢主任轻抚孩子额发,“这些日常康复训练的背后,是真正以特殊儿童为本的师者仁心。”
共绘融合教育新图景
座谈会环节,中心副主任王宏雁的发言掷地有声:“当普通幼儿园每接纳1名特殊儿童,就是在100个家庭心中播下包容的种子。”李园长当即回应:“欢迎康教师生回访育才,提供咨询服务和驻园指导。双方就“双师课堂”“家校共育资源包”等创新模式展开热议,两校约定建立长期帮扶机制,让融合教育之花开得更艳,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自信成长。
以公益之名守护星光
活动尾声,育才师生团捐赠了精心准备的书籍绘本、益智玩具。中心副主任丁晓蕾感慨,“这些玩教具正是我们需要的,这份理解比礼物本身更珍贵。李园长表示将持续搭建更多融合教育平台,让爱的种子在童心间生根发芽。
让每颗星星都闪亮
对于自闭症教学,中心秉持“慢慢来,比较快”地康复教育理念,让每颗星星“渐渐发光”。正如中心主任王晓冉在年终总结时强调:“一流的硬件是铠甲,专业与耐心、爱心才是特殊教育的灵魂。”
当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手紧紧相握,我们便离“让教育适应每一个孩子”的理想更近一步。
守护每一颗独特的星星,新乡康教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