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申桂玲 韩红霞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农药企业,引领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3月6日,全省20家优势农药生产企业代表共聚郑州六夫丁总部河南省农药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现场,共话推动科技创新破局之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郭卫,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院长周琳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农药管理协会、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参会。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药管理处处长何亮受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王俊忠副厅长委托主持会议。何处长首先介绍了河南省农业与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对我省农药企业发展及药企科技创新状况给予了积极肯定。他指出,近年来诸多中小企业强势崛起,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河南力量。他还为未来药企发展指明了政策方向,他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农药大省,我们必须着眼于加快培育发展农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我省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陈生斗会长对河南农药企业近年来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企业要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做大做强。他还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给出了指引: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绿色发展为驱动,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农增收、助企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农药企业的发展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争取有更大的作为。
郭卫副秘书长分析了近几年农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内卷现象的根源——产品同质化问题,他指出农药企业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发实现破局,要发展精准农业、强化智能制造,赢得议价权,切实推动中国农药“出海”。
周琳院长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农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变量,她还对于如何通过校企结合推动科技创新给出了具体建议,高校与企业应双向奔赴,由企业把握需求,高校给出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加强人才的共同培养,探索产业导师机制等,多方合力,构建产学研用结合新生态。
企业交流环节,我省农药优势领军企业六夫丁董事长陈诺对目前我省农药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讲道,企业的发展经历为生存、为利润、为使命三个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六夫丁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使命而不懈奋斗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六夫丁始终坚持把责任、良知贯穿于研发、生产及植保服务每个环节,就植保应用技术推广来说,以用农药防治小麦病害为例,用什么?怎么用?何时用?和谁一起用?把这些做好首先不能忽视了人才的培养,而六夫丁多年来采用外部引进、(借助高校力量)内部培养人才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自由交流环节,来自省内的20家省级优势农药生产企业代表积极发言,从企业战略定位、细分市场、从0-1研发创新、招才引智、校企合作、国内外市场布局、生物源农药创制、植保技术团队深耕等多方面深入展开交流,并在立足自身现实,增强自信,进行精准市场细分定位、做专做深等方面达成共识。
会议最后,康振生院士进行了总结,他对河南农药企业在过去一二十年里,为河南及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产品不断创新、企业家社会担当责任感提升给予了积极肯定。对于科技创新,他认为未来农药研发应从靠结构创制向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转变,企业应主动对接,提前参与产学研合作。企业责任的担当应定位病虫防控实际应用和社会化服务上,与植保部门协同,依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开展提供精准用药服务,促进农药减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