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汝瓷产业新标杆:徽汝汝窑以匠心与创新激活千年技艺
时间:2025-03-10 10:49:1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耀 吉娜

  在宝丰县产业集聚区,一座占地7200平方米的现代化汝瓷工厂内,20名工匠正以古法技艺与现代标准交织的节奏,将宋代“雨过天青云破处”的传奇釉色复刻于当代生活。这里是宝丰徽汝汝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徽汝汝窑”)——一家成立仅8年却屡获国际认可、年产值达350万元的汝瓷企业,正成为中原传统工艺振兴与产业升级的鲜活样本。

  数据背后的产业密码:标准化与人才战略并行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瓷因“天青釉”和“香灰胎”闻名于世,但其技艺曾断代近千年。如何在当代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品质可控?徽汝汝窑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标准化体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将传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流程,年产能突破万件,合格率达行业领先水平。

  人才梯队建设:组建包含1位国家级技艺大师、1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6名中高级技师的核心团队,形成“大师传艺+技师研发+工匠实操”的三级人才链,破解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困局。

  “我们既要用科技守住传统釉色,也要让汝瓷走进现代生活。”宝丰徽汝汝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厅负责人表示。这一理念体现在产品线上:仿古瓷《莲花温碗》《玉壶春》作为国礼被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永久收藏;茶具、餐具等日用瓷则通过电商平台进入年轻消费市场,单款生肖系列产品年销量超2000套。

  从“非遗活化石”到“经济新引擎”:汝瓷产业的破圈之路

  在宝丰县,汝瓷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数据显示,全县汝瓷相关企业已从2012年的3家增至2023年的170余家,年产值突破5亿元。徽汝汝窑的成长轨迹,折射出这一产业的深层变革:

  文化IP赋能:企业将“国礼瓷”与赛事营销结合,成为2018年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指定产品,拉动品牌曝光度提升300%;

  产学研融合:与中央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开发釉料配方,使成品率从传统作坊的不足30%提升50%;

  国际舞台上的“中原使者”:文化输出与产业辐射

  在2024年9月12日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论坛上,徽汝汝窑的专利产品“莲福瓶”被推荐为外事礼品赠与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这不仅是工艺的展示,更是中国文化产业出海策略的缩影:

  高端定制:为跨国企业定制商务礼品,单笔订单金额超百万元;

  文化外交:作品进入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载体;

  标准输出:主导制定3项汝瓷省级地方标准,推动“宝丰标准”走向国际认证体系。

  “每件汝瓷都是中原文化的三维名片。”企业创始人坦言。如今,其产品已进入20余国市场,外贸占比从2018年的5%攀升至2023年的35%。

  当传统遇见现代,徽汝汝窑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的产业逻辑,守正创新,用标准化解决规模化难题,但不失手工温度; 细分市场,高端收藏瓷树立品牌,日用瓷打开现金流; 双向赋能,借文化提升产业附加值,以产业反哺文化传承。

  在河南省“设计河南”战略推动下,汝瓷产业正从“小而美”向“精而强”跃迁。正如那块被莫斯科收藏的天青釉瓷片所映照的——千年窑火不熄的密码,在于让文化遗产真正“活”在当代经济脉搏之中。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