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郝军见 马晓雨
不动产登记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息县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着“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的原则,多措并举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顽疾,累计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40个,用改革实效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难题凸显,组建专班破冰前行。针对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涉及面广的特点,成立由单位一把手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1+9+N”协同机制,整合纪委监委、住建、税务等9部门力量,负责统筹协调全县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清理化解工作,不动产登记中心具体落实承办,积极稳妥化解社会矛盾,全力推进不动产办证难专项工作。
精准摸排,建立台账细化问题。为确保历史遗留问题得到精准解决,息县自然资源局多次召开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专题会议,对省、市相关文件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研判,并积极协助乡镇办事处对八类问题进行摸排,并根据摸排结果建立了详细的化解处置台账和问题台账,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类施策,多措并举解难题。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自然资源局进行了细致分类,并制定了针对性地化解方案。对于纳入化解处置台账的项目,坚持“分类处置、应登尽登”的原则,边排查、边研究边化解,边化解边处置。同时,依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分类制定了5大类22项47种具体情形的破解办法和解决路径。对于未涉及的问题,则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的原则,提出具体意见并报县政府研究解决。
深化协作,构建联动化解机制。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形成工作合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调联系机制,明确责任专人专办、通过跨部门协作,打破壁垒,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打破常规,点亮化解之光。坚持“证缴分离和证责分离”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采取“购房人无过错即可办证”的处理方式,打破以往“先税后证”以及“处理违法建设行为在先”的固有模式;坚持“全面推进、一事一议”的原则,采取共性问题批量化解、特殊问题单独研究解决的模式。
下一步,息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领域的民生实事项目,全力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办证难题,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