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吕贵德
安阳市充分利用国家级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全域试点市的有利时机,秉承“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完善医防融合工作推进机制,有效发挥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推动实现医疗、疾控服务水平“双促进”和临床、公卫医师业务能力“双提升”。
围绕医防融合推进破题发力。安阳市委、市政府将医防融合纳入深化医改核心任务,建立了立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卫生健康、财政、医保等多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市卫生健康委遴选6名骨干人员组建医防融合办公室,建立“月例会、季推进、年考核”工作机制。出台《安阳市医防融合实施方案》,明确7方面21条融合措施。在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全市1654名专职、兼职和科室疾控监督员一体管理、量化评分。制定医防融合12个配套文件,明确医疗机构10大项公共卫生职责,将疾控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实行联审联签,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推进公卫与临床的制度衔接、流程贯通。各县(市、区)卫健委、2个城市医疗集团、5个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均设立医防融合办公室,二级以上医院全部配备公共卫生专岗,构建“1+9+N”工作模式,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协作。
围绕传染疾病防控拧紧链条。积极推进国家传染病监测前置软件部署实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软件安装完成率96.77%,13家医疗机构已正式应用,加强监测协同。实行传染病医防融合会商研判制度,建立65名临床和公卫专家组成的传染病会商研判专家库,召开年度会商会、月度研判会和突发疫情专题会,精准研判传染病发病态势,提升研判协同能力。建立医防联合处置和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传染病定点医院平台和纽带作用,强化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医防融合,通过宣传教育、检测筛查、诊断报告、转介追踪、治疗随访“五个一体化”管理。通过公卫与临床的“强强联合”,实现了多病共防,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规范管理率。
围绕健康服务探索活力焕发。印发《安阳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方案》,在市疾控中心设立临床医师培训基地,在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设立公卫医师培训基地,推行“双向”人才培育,着力培养“公卫精、医疗通”的复合型人才。遴选65名临床医师和公卫医师组建健康科普讲师团,开展“双师”健康科普,打造“专家说预防”“越问越健康”等科普品牌,实现了500余件科普作品“市县乡村”全覆盖。突出慢性病人群和青少年两个特殊群体,医防协同开展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全市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健康干预行动,提供9种免费药品,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全市免费用药超16万人;对主城区居民开展5种常见恶性肿瘤免费筛查;将全市115余万名适龄中小学生“明眸皓齿强脊”健康筛查和全市20万人的肺癌、上消化道肿瘤筛查纳入市民生实事,强力推进“双早”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