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姬闻钊 张添译 贾惠
“请问有没有办法帮我的女儿换这张卡?”2月的一天上午,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颤巍巍地走到建行鹤壁九州路支行的咨询台前,眼睛里写满了焦急。建行鹤壁九州路支行大堂经理看到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正紧紧攥着一张即将过期的银行卡,立刻上前搀扶道:“大爷您别着急,慢慢说。”
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其独生女因突发脑出血导致卧床不起。这张看似普通的银行卡,承载着每月发放的工资补助,是支撑这个家庭生活的“生命卡”。然而,按照常规规定,更换银行卡必须由持卡人亲自到场进行身份验证。可老人的女儿已经完全丧失意识,且因离婚未再婚,这使得原本简单的换卡业务变得异常棘手。支行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办公室《关于清理规范金融机构要求(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的通知》(豫金办便函〔2025〕42号)要求,立即启动“张富清金融服务队”,营运主管贾惠第一时间向支行行长李海平汇报。
“咱们既要严格遵守制度,又要体现人文关怀。”李行长的话掷地有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围绕“生命卡”接力悄然展开。支行迅速启动支行部门协同机制,创新构建“‘制度+服务’闭环服务模式”:一方面与市分行、省分行沟通政策边界,在确保控制风险、合规操作的前提下,变“客户自证”为“银行核查”,这一做法既符合监管新规精神,又最大限度便利了客户。另一方面,支行员工化身“跑腿员”,往返于行政服务大厅、派出所、医院、社区之间,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支行副行长张广军更是开着自己的车,载着老人穿梭于各个办事窗口。支行柜台员工同步准备委托授权书、承诺书、核实情况等材料。当崭新的银行卡交到家属手中时,老人激动落泪:“原以为要跑断腿,没想到银行主动扛下所有困难!如果不是你们帮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几天后,家属将绣有“贴心服务、温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支行,盛赞“建行服务既专业更有人情味”。
金融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制度,以人为本、以心相交、以义取利,才能真正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作为紧邻鹤壁市人民医院的基层网点,九州路支行今年年初以来已开展上门服务10余次。“为特殊群体弯下腰、迈开腿,金融服务才有温度。”李海平表示,下一步这支以“张富清精神”为内核的金融服务队,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客户至上”的承诺,继续将金融服务的温度传递到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