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新县:科技绘就产业发展新画卷
时间:2025-03-18 10:59:58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黄珊珊 胡朝阳 吴长虹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新县郭家河乡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走进倒水河畔的“四菇联种”基地,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

  一辆推土机正有条不紊地堆砌着由废弃菌棒粉碎处理后转化而成的菇种基料,空气中弥漫着菌棒发酵后特有的香气。一旁的两名工人熟练地用小推车将基料运往培育棚,精心筹备着下一茬的草菇种植。

  “现在我们基地菌棒拆膜、温控调节、智能上料这些环节都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基地负责人刘玉高自豪地说道。

  全面引入自动化设备,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目前,“四菇联种”基地已经成功构建起一条集菌棒生产、香菇种植、废棒加工为一体的特色种植产业链。从种植到采摘等多个环节,为周边群众创造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在距离“四菇联种”基地不远的信达木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刘芝明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只见经过工人简单的操作,木料在机器的精细打磨下,迅速变成笔直光滑、长度一致的细木棍和平整的薄木板。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在数控设备和管理系统的加持下,木材利用率高达90%,订单交付周期大幅缩短一半。此外,信达木业自主研发的木材碎屑回收系统,将废料“变废为宝”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实现绿色循环生产,极大地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菇联种”基地与信达木业的自动化生产只是新县产业发展加速迈向科技化的一个缩影。苏河镇种鸡养殖基地内,全自动化喂食系统让养殖效率大幅提升,近2亿元的年总产值,稳稳地托起了周边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的“致富梦”; 沙窝镇羊肚菌种植基地内,新鲜的羊肚菌通过自动烘干机脱水干燥,以最佳状态走出大山、畅销全国;吴陈河镇工厂化育秧基地里,自控电加热设备精心呵护秧苗,为农业高产赢得先机……如今,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融入,老区群众从传统的“会生产”迈向更具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慧生产”,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开启了老区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全新篇章。

  科技赋能,创新加持。而今,技术革新正在为老区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老区新县徐徐展开。

编辑:吴彦飞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