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王建龙
3月19日,从濮阳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自3月20日起,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下同)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将在濮阳市落地执行。落地执行后,人工耳蜗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平均降价15万元,降幅达75%,中选企业涵盖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与主要以放大声音信号为功能的助听器相比,它能够重建感音器官,让患者重获新“声”。目前,人工耳蜗是全球公认的治疗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对于儿童听障患者而言,越早干预,就越有利于对声音的辨识、理解和记忆。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濮阳市落地,将进一步减轻患者自费压力,保障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为广大听障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音。
为做好人工耳蜗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医疗机构需畅通中选品种进院渠道,协议期内优先使用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并不得在进院、库存等环节向中选企业收取附加费用。在保证中选产品协议采购量完成的前提下,结合临床使用实际情况,鼓励医疗机构在采购平台适量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中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