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在社会治理的浪潮中,如何盘活资源、凝聚人心、精准服务一直是基层面临的难题。羊山街道办事处京汉街社区以“社区合伙人”机制破题,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居民受益”的创新模式,让闲置资源焕发新生、多元力量协同发力、民生需求精准对接,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旧厂房变身“羊山小院”,从沉睡资产到网红打卡地。京汉街社区内铁路单位遗留的旧厂房曾因长期闲置沦为卫生死角。2023年初,社区通过“企业+社区”合伙人模式,引入餐饮企业投资改造,将破败厂房打造成集美食、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羊山小院”。如今,这里不仅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还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就业问题。李阿姨感慨:“以前路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现在成了家门口的‘小景点’,还能在食堂打工,日子更有奔头了!”
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区存在门面房空置,企业经营下滑等问题,依托“社区商户大联盟”平台,针对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社区与辖区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投资运营的社区食堂每日提供营养健康的实惠套餐,吸引周边群众前来就餐,开业至今,已服务超3万人次。一餐热饭暖了老人心,被居民称为“家门口的幸福食堂”,70岁的张大爷说:“儿女不在身边,以前吃饭总是凑合着,现在每天都能吃到热乎的饭菜,心里踏实多了。”
在服务民生上,社区与辖区药房合作,提供每周两次的健康检查和用药指导。随着居民需求的多样化,健康驿站逐步升级。2024年初,联合信阳市妇幼保健院、爱尔眼科、好一生大药房对健康驿站进行了提档升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外,还定期为辖区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体检活动。截至目前,健康驿站已开展大规模义诊活动48期,服务居民约15000人次。
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区积极探索“社区能人”参与模式,诚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剑侠在社区成立了京汉街画室。画室不仅为书法、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还通过公益课堂活动,帮助辖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感受艺术魅力。暑假期间,画室开设了公益课堂,进一步拉近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京汉街画室”成为辖区文化艺术的重要品牌,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京汉街社区以“经济+民生+文化”三线并进,探索社区合伙人新路径,不仅破解了治理难题,更激活了居民参与热情,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有活力,社区将继续深化“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发展联赢”的合作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