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召开工作会议 科技赋能花生绿色生产 协同攻关助力产能提升
时间:2025-03-20 15:50:3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3月13日-15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在江苏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并对江苏省花生生产进行调研指导。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院士、栽培与土肥研究室8个岗位及团队成员、体系部分其他岗位和试验站站长、体系秘书代小冬博士、南京土壤所领导及部分科研人员等40余人参会。国家花生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张翔主持有关活动。

  14日上午,工作会议正式拉开帷幕,会议以“科技赋能花生绿色生产,协同攻关助力产能提升”为主题。会上,体系收获机械化、产后加工机械化、经济、干燥与储藏岗位科学家以及南京、徐州、开封、驻马店等地的试验站站长就栽培研究室的工作进展以及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随后,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的8位专家分别汇报了各自岗位在2025年的工作计划,内容涵盖花生种植制度、栽培模式、土壤改良、高效施肥等方面。

  国家花生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张翔在会上简要回顾了研究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2025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进行全面的查漏补缺,全力推进花生“一扩两增”(即扩面积、增单产、增效益)关键技术的攻关与集成示范;二是积极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提升研究室的科研实力;三是认真做好研究室的工作总结,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

  国家花生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院士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栽培要统筹协调产能、质量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他强调花生栽培应聚焦大面积单产提升、种植面积的扩大、绿色生产方式以及提质增效。在栽培技术研究方面,要做到机理清晰、操作简便、集成技术模式轻简化,以更好服务于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14日下午至15日,研究室岗位专家一行还前往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综合试验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机械化岗位以及徐州综合试验站等地进行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专家们观摩了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发的花生智能化收获机械,参观了徐州试验站冬灌冻垡及施用秸秆灰改良花生连作土壤障碍的示范现场,对江苏省花生产业的发展情况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将继续秉持科技赋能、协同攻关的理念,为我国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