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左世周 通讯员 王卫红
车轮与沥青路面摩擦出《精忠报国》的铿锵旋律,省道223横寨村段向南延伸,一条串联历史回响与现代创新的音乐公路正徐徐展开。3月20日,开封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岳杰率队深入“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核心示范段施工现场,在车轮与路面的共鸣中擘画“五个一工程”蓝图,为这条兼具文化基因与科技智慧的公路注入时代活力。
在项目现场,岳杰一行详细听取了施工方关于工程进度、技术攻关及后续规划的汇报。音乐公路通过精密计算路面刻槽的间距与深度,使车辆驶过时触发特定旋律,既为驾驶增添趣味,亦为开封文旅资源增添新名片。岳杰亲自体验已完工路段后感慨:“这段旋律不仅是声学工程的创新成果,更是开封千年文脉的现代表达。八百年前岳家军在此饮马黄河,八百年后我们要让公路成为流动的史诗。”他提出,设计需融入北宋官窑冰裂纹肌理,将《清明上河图》的市井风情转化为沿线景观小品,使每公里公路成为可触摸的历史画卷。
围绕音乐公路建设,岳杰现场提出“五个一”核心要求:
一是修一条历史路。立足开封“八朝古都”底蕴,将宋文化元素贯穿全程,通过路面纹饰、景观节点等载体,让游客在车轮的韵律中感受“城摞城”的时空对话。
二是修一条为民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道路安全性与舒适度,完善服务设施,打造让百姓出行更便捷、更安心的“幸福通道”。
三是修一条精品路。严控工程质量,从设计到施工全程精益求精,确保工程经得起时间检验,成为行业标杆。
四是修一条网红路。借力音乐公路的独特体验,结合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将其塑造成开封文旅“打卡地”,吸引全国游客“为一段旋律奔赴一座城”。
五是修一条发展路。以路为媒,联动周边文旅产业,形成“文化+科技+旅游”的乘数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交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当路面被赋予文化温度,当交通动脉跃动科技脉搏,高质量发展便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岳杰强调。未来,这条音乐公路将成为开封文旅的新引擎,以车轮的韵律奏响千年古都的崭新乐章,为城市形象增添一张“可听可感”的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