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金融 >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金融活水润泽沃野 精准施策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03-21 14:54:4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苗晓 张悦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需求为导向,结合济源区域特色,打造品牌化金融服务,有效为辖区乡村振兴增添更多新动能。

  架好“望远镜”,完善工作机制高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紧抓区域蔬菜制种产业融资需求,成立工作专班,细化种业支持举措,建立信贷产品宣介、服务专员帮扶等机制,为“白名单”内种子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指导农行济源分行创新推出“种创e贷”,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最快2个工作日放款,让“数据多跑腿、农户少跑路”。大峪镇反头岭村郑女士感慨道:“有了‘种创e贷’的支持,我的底气更足了,今年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引进了新品种,收入预计能翻一番!”截至目前,辖区金融机构为种业企业、制种农户发放的贷款余额为1.15亿元。如今,济源市作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年产480万公斤各类蔬菜种子已被运往全国各地,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种子”已经发展成为农村地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握好“放大镜”,货币政策工具强赋能。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通过窗口指导、调研督导、现场核查、政策宣传等多种举措持续推进“再贷款+”多维模式。指导辖区法人机构开办“支农支小贷”产品,并配置2亿元的专属信贷额度,精准对接支农支小再贷款,为项目注入关键资金“解渴”。近日,洛峪新村智慧渔场在河南农商银行济源中心支行的助力下,成功化解鱼苗采购资金难题,迎来发展新契机。“多亏了济源农商银行的帮助,这次鱼苗采购的资金难题解决了,渔场后续发展有保障,我们心里也踏实多了!”洛峪新村智慧渔场项目负责人难掩感激之情。截至2月末,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发放的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5.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

  用好“广角镜”,农村信用体系添动能。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深入农村地区,全方位、多角度收集农户、农村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信息“孤岛”,持续推动“信用户”“信用村”评定,促进辖内信贷信用互促互长。指导中原银行济源分行以“信用村”为切入点,持续对信用村贷款政策进行优化,免除信用村协议,放宽农户贷款条件,提高贷款人均授信额度,全面支持农户经营发展。目前,该行已为济源市北姚村经济合作社发放贷款200万元,用于鹿茸菇种植,同时又为多名种植户提供最高10万元的“豫农贷”信用贷款。北姚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表示:“中原银行发放的贷款就像‘及时雨’,为我们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提供了很大帮助!”据悉,该项目投产后可年产鹿茸菇3000吨,能大幅度提升村民集体收入。这是深入挖掘“一村一品”优势产业,金融赋能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领域,持续为辖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