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闫娜 刘华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有这样一群驻村干部,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初心。
3月20日清晨,鹿邑县自然资源局派驻邱集乡大段行政村第一书记李占杰带领工作队员张亚超、张乐乐踏着晨露奔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他们此行是为特殊监测户段某纾解“双重困境”——这位因早年事故导致心理创伤的村民,面对住院费用催缴始终沉默抗拒,却在见到驻村队员的瞬间红了眼眶:“我相信他们!”驻村工作队在3年间的驻村工作走访中用耐心和关怀与段某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在工作队的陪同下,段某顺利缴纳了住院费用,并办妥了住院手续。三年来累计走访126次的驻村日志、37次促膝长谈的耐心守候,在这一刻化作跨越心防的信任桥梁。
在全程协助完成住院缴费后,第一书记李占杰发现更大的难题:段某新生儿尚在重症监护,万元医疗费用尚未着落。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队员们立即启动“帮扶直通车”,兵分两路展开攻坚:一面对接县医保局开通绿色通道,一面驱车70公里辗转邱集乡派出所、县行政服务中心。当暮色笼罩大地时,新生儿落户、参保登记等手续已全部办结,医疗费用报销路径全线打通。
“有困难随时打电话!”临别时沾满泥土的工作手册上,又添了一串特意加粗的联系方式。望着工作队渐行渐远的车灯,段某紧攥着医疗单据喃喃道:“这盏灯,亮堂!”
此次帮扶行动中,鹿邑县自然资源局驻村工作队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据悉,该局工作队三年来累计解决群众难题238件,协调落实帮扶资金168万余元,用“马上就办”的速度和“办就办好”的力度,在广袤田野间书写着新时代的“驻村答卷”。
乡村振兴路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当800多个日夜的坚守化作群众嘴角的笑意,当70公里奔波沉淀为百姓心中的暖流,驻村干部们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初心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