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张玲玲 陈美玲
3月20日,在光山县政务大厅,一场温馨的场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对聋哑夫妇因社保卡问题来到社保综合受理窗口,焦急的手势交流引起了“小玲帮办”工作人员的注意。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工作人员迅速启动特殊服务预案,通过创新的沟通方式和全程陪伴服务,生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由于工作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手语培训,他们立即采用了“文字对话法”,在手机屏幕上逐字输入业务咨询内容。经过10多分钟的耐心交流,工作人员终于了解到徐氏夫妇的需求:他们的社保卡在挂失后重新找回,需要办理金融功能激活业务。尽管这一事项属于银行办理范畴,但考虑到徐氏夫妇与外界沟通的困难,工作人员主动延伸服务链条,决定全程陪同他们前往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在前往农商银行的途中,工作人员通过文字持续向徐氏夫妇说明业务流程,缓解了他们的紧张情绪。抵达银行后,工作人员不仅协助他们完成取号、填表等程序,还充当了“服务转译员”的角色,搭建起特殊群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身份核验到系统操作,每个环节都伴随着工作人员细致入微地同步文字解说。
经过一番忙碌,社保卡终于成功激活。徐氏夫妇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他们高高竖起的大拇指,传递着内心深深的感激。这一刻,无声胜有声,工作人员的贴心陪伴与暖心服务,让徐氏夫妇在这复杂的办事流程中感受到了尊重与关怀。这份超越言语的情感共鸣,正是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进阶的最佳注脚。
在光山县政务大厅,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无论是否面临特殊困难,都能在这方小小的窗口,收获满满的温暖与安心,向着更加便捷、美好的生活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