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3月19日,河南省优势特色产业花木专项牡丹芍药专题技术团队赴洛阳开展春季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助力牡丹芍药苗木健康生长。
洛阳作为牡丹芍药的主产区,近年来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苗需求旺盛。牡丹芍药传统繁殖依靠嫁接和分株方式进行,受时间和场地影响,速度慢效率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突破牡丹芍药组培快繁技术瓶颈,解决了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难题,并将该技术在自主培育的牡丹芍药新品种上进行了成功应用,在洛阳地区进了示范推广。
技术团队在洛阳国家牡丹园针对组培苗玻璃化、增殖系数低、生根难等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建议调整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用量,降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例,并示范指导牡丹组培苗大田移栽技术,强调栽后注意遮阴,精细化水肥管理。
团队还前往洛阳天盛牡丹盆养有限公司和洛阳市美冠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指导盆养牡丹生产技术和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盆养牡丹较露地栽培萌发早,需要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及时清除基部萌蘖芽,集中养分供应主枝,同时做好防寒准备。切花芍药设施栽培容易出现植株细弱问题,需控温防徒长,精细化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升切花质量。
春季是牡丹芍药最佳生长期,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是提高其观赏价值的关键措施。省农科院优势特色产业花木专项团队通过在洛阳建立核心示范基地,带动切花牡丹芍药产业高质发展,并辐射开封、郑州、濮阳等区域,助力我省新兴花木产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