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黄成 通讯员 徐翔云
3月24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科普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徐霞客"的彭绪洛老师受邀来到平舆县,为古槐街道第二小学的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最好的课堂在大自然》的专题公益讲座。此次活动由平舆县新华书店主办,通过沉浸式的知识分享,引导青少年认知自然探索的价值与生命教育的深层意义。
彭老师着重解析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辩证关系,强调“在大自然中学会尊重生命,在生命认知中敬畏自然”的教育理念。通过生动讲解和真实案例分享,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探险经历分享
彭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乌孙古道遇险、哈巴雪山攀登等惊险故事。他具体说明了科学知识储备、专业团队协作在探险活动中的必要性,并提醒同学们:“不提倡未成年人独自探险,建议通过阅读探险文学培养探索精神。”这一安全指引让孩子们明白冒险与责任并存的道理。
书本之外的知识
活动现场陈列了《少年冒险队》《秘境探险》等科普探险系列图书,这些作品将复杂科学知识融入惊险叙事,涵盖地质学、生态学、野外急救等多学科内容。彭老师的作品激发了学生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大家纷纷表示:“原来课本里的雅丹地貌真实存在,以后要学好地理知识,为将来探索自然做准备。”
与此同时,教室内的互动环节也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阅读的力量。通过彭老师的讲解,孩子们认识到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教育实践的意义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如何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模拟探险游戏中,他们尝试使用地图定位方向、识别植物种类以及搭建简易庇护所。这些技能使他们在未来面对未知挑战时更加自信从容。
团队合作与个人成长
课堂上,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彭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提问并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双向交流模式,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新知,还提升了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激发求知欲与创新思维
彭老师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们深入交流,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他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意识到,真正的学习源于兴趣驱动,而非单纯依赖书本或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少年冒险王》系列图书也在本次活动中大放异彩。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实用生存技巧深受孩子们喜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大自然教育,更是一次宝贵的人生启迪。在这次旅程中,同学们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会了尊重生命;通过生命的探索,懂得了敬畏自然。这些体验不仅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还培养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一些关键的野外求生技能,这些技能将使他们在未来的探险中更加自信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