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杨小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鄢陵监管支局立足辖区县情实际,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开展为契机,大力支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生动践行金融为民承诺。
发展乡村特色经济,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鄢陵县拥有丰富的花木种植历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全县花木生产面积约60万亩,拥有各类花木企业700余家、花农18万余人。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之初,鄢陵监管支局就将扶持花木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列为一项重点工作。为帮助花木企业提档升级,鄢陵监管支局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助企纾困。
某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700万元,建设一个集花木标准种植、组团销售、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平台,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形成集苗木贸易及餐饮、民宿、科教、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因前期租用土地、收购、种植苗木等占用流动资金较多,该公司资金周转出现暂时性困难。由于该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缺乏纳税记录及足量抵、质押物,难以通过传统渠道获批银行贷款。鄢陵监管支局了解到该企业困难后,多次进行走访调研,并积极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辖内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通过多方努力,辖内三家银行机构通过“一企一策”、专题研判、创新使用信贷产品等方式,为该企业提供了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成功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增加产能,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也带动了周围农民的就业。
农业新质生产力,绿色是底色。鄢陵作为传统农业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在80万亩左右,以小麦、玉米计,每亩大约可产生干秸秆400至1500千克。秸秆既是农业废弃物,也是重要的农业资源,秸秆有效处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为推动农业生物质科技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鄢陵监管支局指导各金融机构加大专项资金支持。
鄢陵县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生物质燃料生产、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和开发利用,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随着乡村惠民工程的不断推进,该企业的订单实现井喷式增长,产品供不应求。为此,企业花费1000余万元增设生产线,将产量由原来的每日150吨增加至350吨。但企业的流动资金被挤占,严重影响了原材料的收购,且其原料收购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旦错过将可能影响企业全年的生产效益。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鄢陵监管支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第一时间触达企业,指派专人对企业进行指导,开展信贷帮扶。经过综合研判,某大行在企业抵押物不足的情况下,为企业制定了600万元的纯信用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授信方案,同时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的协调下积极与其省、市分行的贷款审批部门沟通,两周时间内就实现了从对接到贷款的投放,为该企业扩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2024年10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鄢陵监管支局主动谋划,靠前对接,多举措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在辖区落实落细。下一步,鄢陵监管支局还将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全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健康发展,更好促进辖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