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向宣垣 曾凡勇
春日暖阳里,光山县斛山乡临仙河社区的惠民大食堂飘出阵阵饭香。干净舒适的餐厅内,老人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餐盘围坐成圈,红烧肉的酱香与青菜豆腐的清香交织,家常絮语伴着碗筷轻响,绘就一幅生动的民生暖景。这正是斛山乡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舌尖上的幸福”的生动写照,见证着“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的温暖跨越。
“在这吃饭他们服务态度很好,饭菜也很干净卫生,味道也很符合我们的口味,价格又实惠,我们老两口一起才花十来块,比自己在家做还划算。”赵岗村的张大爷对惠民大食堂赞不绝口。
据了解,该食堂位于斛山乡临仙河社区,交通便利且临近居民区,主要面向全乡老年人。就餐区可容纳40人同时就餐,桌椅、餐具配备齐全,符合卫生标准。秉持着便民、利民、惠民宗旨,提供营养卫生、价格亲民餐食,服务多元群众。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主要采取“政府补一点、老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的方式开展运营。目前,惠民大食堂服务范围已辐射周边10个村(社区)。
“我们惠民食堂的菜品共有三十余道,日供8款热菜、3种主食与多样汤粥。荤素搭配合理,兼顾老人清淡、年轻人重口需求,都以小碗自选模式展示。菜品价格也是相对实惠的价位,素菜4元起、荤菜不超过16元,60岁以上老人、困难群体还能享折扣。同时,除了堂食服务以外,我们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志愿者上门配送服务,让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也能解决吃饭问题。”斛山乡惠民大食堂负责人夏传双说。
近年来,斛山乡围绕老年人聚集、需求强烈领域,通过放开养老服务机构食堂、积极引入社会餐饮企业、做好困难老人助餐帮扶等方式,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服务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餐需求,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下一步,斛山乡将继续打造公益性强、多元化的社区惠民大食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多模式运营,满足大众多样化就餐需求,让老年人安享幸福好“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