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自然资源 > 正文
化“城市负担”为“发展资源”——焦作市创新建筑垃圾处置模式
时间:2025-03-27 08:19:0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陶莎 刘飞飞

  “什么?这些建筑垃圾经过处置后,不仅能节省约4300万元,还能增加约300万元的财政收入?” 近日,焦作市土地储备中心在政府储备土地建筑垃圾处置工作上的创新之举,颠覆了大众对建筑垃圾处理的传统认知。

  长期以来,建筑垃圾始终是城市发展道路上的 “绊脚石”。在焦作市的部分政府储备土地上,由于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土地供应计划一再延迟,导致建筑垃圾肆意堆积。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让宝贵的土地资源被白白浪费,周边居民也饱受扬尘等困扰。而传统的建筑垃圾清运方式,需要投入高额资金 —— 每清理1立方米垃圾,财政就需支出约36元,长期下来,给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而且清运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为打破这一困境,焦作市土地储备中心积极主动作为,深入调研行业中的难点问题,广泛向专家征求意见。经过无数次的研讨和尝试,终于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偿处置清运创新模式。

  那么,有偿处置清运创新模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有偿处置清运创新模式,是指通过公开透明的竞价谈判程序,将政府储备土地上的建筑垃圾,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分配’给有相关需求的单位。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去向问题,还为有资源利用需求的单位提供了稳定的资源获取渠道。 ”

  新模式实施后,成效立竿见影。从经济账来看,对15宗总计约12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进行处理,财政清运开支大幅减少,直接节省约4300万元。同时,有偿处置建筑垃圾还带来了约300万元的额外财政收入,成功实现了从 “花钱清运” 到 “赚钱处置” 的转变。在环境保护方面,原本堆满建筑垃圾的政府储备土地重新恢复为净地状态,周边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大为改善,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这一减一增之间,不仅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还成功开辟出一条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新道路。” 焦作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人说,曾经让人头痛不已的建筑垃圾,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城市发展的 “香饽饽”,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