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罗合力 通讯员 曹仲华
在春风轻拂、万物竞发的美好时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的教苑内,一场以书为媒、以思为翼的知识盛宴热烈开场。3月26日,学校成功举办 “青蓝工程” 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借助共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思想交流的浪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校长张克功、副校长汤本思、教导处副主任马振伟、曹仲华以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会议由曹仲华副主任主持。
高瞻引领,擘画成长蓝图
会议开篇,副校长汤本思发表了高屋建瓴的致辞。他的话语犹如熠熠生辉的灯塔,为本次读书活动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更似强劲有力的东风,为“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紧接着,教导处副主任马振伟发言,他结合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希望大家能依据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将读书活动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为青年教师的读书实践锚定了清晰的方向。
灼见共享,碰撞智慧火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正是教师知识与灵感的源头活水。在分享环节,王雪彦老师从理念与实践、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等维度出发,分享了独到的见解,为大家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考脉络。
陆月老师则以教学课堂为切入点,结合书中的理论,反思教学实践。《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恰似一面明镜,让她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祁笑颜老师围绕观课议课的意义、价值及实践策略,分享了阅读后的深刻体会。这本书不仅让她在教学设计上获得了启发,更坚定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她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
刘宣宣老师另辟蹊径,将书中理念与高一英语课程相结合,从观课议课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实施建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学科教学与观课议课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崔雪蕾老师讲述了自己从课堂 “看客” 到积极 “觉醒” 的转变过程,分享了观课议课中教师成长的独特密码,完成了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精神蜕变。
梁研老师从观课议课的内涵、反思及团队成长等角度,畅谈了自己的感悟,强调了积极参与观课议课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谆谆期许,指引前行方向
在聆听完六位青年教师的精彩分享后,张克功校长逐一进行了点评。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对每位教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殷切期望。随后,张校长从成长路径、阅读方法及名师素养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名师的成长历程。他强调,读书是教师底蕴积累的基石,而深厚的底蕴则是优质教学的保障。他希望青年教师能像季羡林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努力做到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为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读书分享会,以书为舟楫,搭载着全体教师驶向教育的广阔海洋。它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更为学校 “青蓝工程” 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睢县回族高级中学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