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赵泽轩 杨萌
近年来,西峡农商银行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党建+金融”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圈,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魂、有形更有为。
唱响主旋律 建强主阵地
唱响阵地建设主旋律。按照“统筹兼顾、有效覆盖、共享共建”的原则,结合现代金融服务特点特色,以34个网点为半径,依托党建共建、文明共建、信用共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18个、文明示范岗12个。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文化讲堂,用好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电子显示屏、公益广告、厅堂服务等塑造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空间,打造了没有“围墙”的文明实践阵地,不断扩展文明实践的辐射效应。
唱响志愿者服务主旋律。按照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要求,在窗口单位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岗,构建起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服务圈。在机关部门和基层支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伍15个,组建了数量充足、构成多元、覆盖全面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打造了“文明交通”“爱心助学”“金融知识宣讲”“金融惠老”“爱心早餐”等一批品牌志愿服务队和项目。
唱响实践活动主旋律。相继开展“春节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爱心助考”“金秋助学“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近两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信用村创建宣讲、信贷营销宣讲、金融消保进万家宣讲、预防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300余场次,通过寓教于乐,有效拓展了文明实践责任高度。
奏出最强音 把握总基调
奏出金融教育最强音,助力金融消费者前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根据群众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特点,聚焦“宣讲力量多元化、宣讲队伍规范化、宣讲能力专业化”的要求,从不同侧面对金融知识、消费者权益等内容进行宣传,以如何辨别和防范非法集资、如何识别假币、如何识破电信诈骗为内容,选择农民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加以宣传,让金融宣讲更有磁引触动力。
奏出主流价值最强音,用文明规范实践教育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作用,深入挖掘“出彩农信人”,让他们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题和舆论导向的主角,用百姓语言、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西峡农商银行”感人故事。印发《文明规范服务指南》,开展“文明规范星级柜员、星级客户经理”评定活动,深化“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岗”内涵,用文明实践教育人、熏陶人。
奏出金融文化最强音,打造精神富有新高地。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用,利用传统节日、主题实践等时间节点,持续推进金融文化进基层、金融消保进基层、金融扫盲进基层、征信宣传进基层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文化搭台、金融唱戏、群众参与、互动体验,开展社区金融百姓大舞台、服务大推介、宣传大营销实践活动50多场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弘扬金融文化的前沿阵地。
谱好协奏曲 勃发新动能
线上线下同频。规范完善了”党建+金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标准,统筹辖区网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资源,通过“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创新动作”,探索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工作模式,让文明实践金融魅力作用不断凸显。
共建共享共振。由行党委组织,党群部统筹协调,工青妇、党群团推进落实,通过行业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等具体实施运行模式,促进共建共享。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广泛参与、通过结对共建活动,让文明实践共创共建氛围更加浓厚。
践行践效赋能。将志愿者服务作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重要抓手,推进“爱心驿站”“惠农驿站”建设,与评优奖励、星级网点、文明家庭、信用企业、星级文明户评选挂钩,坚持将文明实践融入信用诚信治理,激发信用增信新动能。发挥信用创建网格作用,在县城农贸市场和乡村集镇常态化开展信用商户、信用市场和 信用一条街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信用村整村授信活动,叠加释放乡村振兴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