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吕贵德
清晨的钢五社区广场上,69岁的张奶奶戴着老花镜,逐字记录医生的口腔护理建议:“每天用牙线清理牙缝,这颗龋齿要尽快治疗。”这个充满温情的场景,已成为安阳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安阳市通过构建三级健康网络、升级医疗设施、创新医养模式,为全市7万多老年人织就一张全链条守护网。
社区健康服务零距离
清晨的钢五社区广场已成为“健康加油站”,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携带专业检测设备,为老人进行细致全面的口腔检查和精准健康管理;在滑县四合新村,1300名老人通过心理筛查获得情绪疏导;在40个社区开展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筛查干预、呆照护辅导技术推广等服务;393支签约团队不仅为5000余名失能老人提供每月两次的上门服务,还开发出“家属赋能课堂”。在文峰区宝莲寺镇,护士长手把手教会赵美兰为瘫痪丈夫翻身拍背。“医生不仅指导用药,还教会家属康复按摩技巧。”卧床老人家属李女士感慨道。 数据显示,全市2024年开展健康义诊、科普宣教900余场,覆盖4.2万人次。
智慧医疗体系再升级
焕然一新的市人民医院西院区(市老年医院),新投入使用的智能监测系统正在实时追踪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作为区域老年医疗中心,该院联动14家安宁疗护机构、38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形成服务矩阵。在安阳市灯塔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晚期肿瘤患者王先生通过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72岁的退休教师陈志刚通过手机APP预约伤口换药,市人民医院专科护士携带物联网清创设备上门服务。扫描伤口二维码后,智能识别系统自动匹配护理方案,操作全程录像上传质控中心。依托“护理到家”平台,全市已累计提供30万次线上健康咨询,实现“网上问诊、居家康养”。
医养结合护航“夕阳红”
在汤阴县城关镇医养中心内,78岁的王大爷白天在康复区接受理疗,晚间返回养老区休息,这种“全链式”服务模式已在16个试点单位推广。在林州市中医院医养结合楼,340张新增床位全部采用“医养自由转换”设计,每个房间配备可升降医疗带,普通养老床位经简单调整即可转为护理床位。安阳县创新的“两院一体”管理模式成效显著,白璧镇将敬老院交由镇卫生院托管后,闲置的30张医疗床位变身“康养驿站”,开放即告满员。在2504万元彩票公益金支持下,培育一批条件成熟“双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全市双证齐全医养机构达到32家。
安阳市以“全周期、多层次、智能化”的创新实践,为老龄化社会难题交出特色答卷。正如市老年医院候诊厅电子屏上滚动的标语——“让每个老人都能体面地老去”,这座古城正在用制度温情与技术革新,托起银发群体的“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