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吕贵德
近年来,林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中医药与妇幼保健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中医+妇幼”的特色发展路径,成为河南省中医药服务妇幼健康领域的示范单位。从技术革新到服务升级,从人才培养到区域辐射,该院以扎实的实践成效,为传统医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示范样本”。
体系革新:从试点突破到跨域辐射
2019年,林州市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中医药妇幼技术试点单位后,迅速建立“一把手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将中医药服务创新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全院形成“学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制度变革带来显著成效:中医诊疗占比从试点初期的7%提升至2024年的48%,妇孺国医堂年接诊量达11.4万人次,其中山西长治、河北邯郸等外埠患者占比超30%,区域影响力持续扩大。
技术迭代:从单一疗法到协同增效
该院通过中西医技术互补,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妇女保健领域首创“中药灌肠+红外理疗”技术,攻克慢性盆腔炎难题,纳入省级技术规范并全省推广;孕产保健中创新应用艾灸正胎法,配合中药泡足、穴位贴敷形成特色产后康复体系;从广西引进的小儿推拿技术,成为便秘治疗明星项目。
服务转型:从病后干预到全周期管理
该院打破传统“病后干预”模式,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开发督脉熏蒸、雷火灸等女性健康技术,推出中药香囊、食疗棒棒糖等节气养生产品;设立带状疱疹专病门诊,采取“五运六气辨证+温针疗法”模式,年诊疗量激增786%;推进社区健康干预,在龙山社区开展“治未病”行动44场,通过体质辨识、中医养生等健康指导,累计服务4400余人次,推动中医药服务从医院向家庭场景延伸。
人才提升:从基础普及到双轨精专
为破解中医人才瓶颈,该院创新“普及+精专”培养模式。中医夜校开展40期系统培训,医护人员全员参训;实施“外引专家+内培骨干”计划,选派23名骨干赴省级医院进修,引进3名市级名中医驻院带教。通过“日间跟诊、夜间研习”机制,推动中医技能与妇幼临床深度融合。通过“国医堂专家领衔、三大保健部联动”的服务矩阵,2024年中医技术临床使用率达92%,中西医协同病例数显著增长,实现了中医服务从局部试点到全院覆盖。
林州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中西医协同创新,探索标准化服务路径惠及更多家庭,为健康林州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