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郏县:三苏文化进校园 诗词雅韵润心田
时间:2025-04-07 14:52:1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肖洒 刘国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月2日上午,郏县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龙山校区校园内古韵悠扬,一场别开生面的“三苏文化进校园诗词唱诵会”拉开帷幕,全体师生以诗为桥,以词为镜,以歌传情,“诵赤壁赋・歌定风波・师生共谱东坡韵”,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

  活动通过诗词唱诵、文化展演等形式,让千载东坡文化与现代校园教育碰撞出璀璨的灵光。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水调歌头》等作品,师生共同感悟三苏文脉的豪放与豁达。通过唱咏三苏的经典诗词,将苏轼、苏辙、苏洵的文化精髓融入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助力文化自信培育。

  “通过这次活动,我仿佛穿越千年,感受到了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也读懂了苏辙‘夜深烟火尽’的细腻。诗词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的歌与诗。三苏父子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坚守,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八年级一班学生马成举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他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精神,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追求梦想,努力传承弘扬三苏文化。

  “此次活动,我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欣喜地感到传统文化正在新时期焕发新生。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让孩子带着文化自信走向未来,像苏轼一样,以开放包容之心,成守正创新之事。”七年级语文教师于建华说。

  此次活动是沉浸式零距离体验与感受三苏文化经典魅力的文化盛宴,活动不仅让师生领略了诗词之美,更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了生动注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三苏文化从课本走向生活,是传承中华文脉、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郏县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龙山校区校长张英珂表示。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