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信阳市浉河区:“小兰花”绽放 “大产业”飘香
时间:2025-04-08 16:01:5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徐铭

  “别看这小小一支兰花,有的可价值连城。我们这儿有一盆两苗的兰花拍到了200万元!”4月6日,在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陈湾村的大别山兰花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基地中,负责人张刚正弯腰轻抚一株叶片镶金线的蕙兰。在他的身后,60万盆兰花在3个大棚中绵延成浪,煞是壮观。

(图 赵丹  吴冬婉)

  行走在兰花大棚中,香气四溢,直沁心脾。张刚指向一丛抽着花剑的蕙兰,每朵花与花茎相接处,都缀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这是兰花分泌的花蜜,尝尝?”记者用指尖轻蘸蜜珠,放入口中轻抿,馥郁的香气瞬间化作舌尖上的一抹清甜。

(图 赵丹  吴冬婉)

  “三十年前,我在大别山爱上野生兰花时,可没想到能把兰花当成自己追寻的事业。”张刚笑言,基地建设还不到2年,实用面积就已经达到53亩。目前,项目计划流转170余亩土地,由设计院规划设计图纸,高规格打造大别山智慧兰花产业园,预计在十一国庆节前完成一期工程。

(图 赵丹  吴冬婉)

  “在喜爱和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大别山兰花的独特性。这里,不少野生兰与茶树共生,根系相连、香气交融,让茶叶也浸润了兰花特有的馥郁香气。”如今,已身为河南省兰花产业联盟会长的张刚,谈起兰花时眼神中绽放着光彩,“去年,市里成立了信阳市兰花保护利用协会,并成功举办了信阳市首届大别山兰花博览会,‘大别山下一枝兰’走出了发展的大路径。”

(图 赵丹  吴冬婉)

  随着“兰茶共生”的新思路打开,基地的发展也找到新的“绿色增长点”。“我们与高山上的合作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研发制作出兰花茶,四月上旬即将上市。信阳茶文化节就要到了,游客上山采春茶,下山赏兰花,届时还能品尝到‘长’出兰花的毛尖新茶。”张刚介绍,基地还与知名茶饮公司达成合作,准备研制新型兰花饮品,实现兰花产业从传统保护种植向高附加值赛道跃迁。

(图 赵丹  吴冬婉)

  近年来,浉河区依托兰花等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以开发新产品、做强深加工为突破口,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效应,引导和带动广大村民走上了绿色、高效、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 赵丹  吴冬婉)

  “我们和高校进行联盟,通过6年的不懈努力,先后被批准为河南省观赏药用兰花工程研究中心大别山实验基地、河南省兰科植物产业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等,并积极申报了大别山兰花种子基因库。下一步,我希望打造一个颇具规模的兰花交易市场,并围绕‘兰花经济’不断拓展‘农业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小兰花’不断走出发展‘大路径’!”谈及未来,张刚信心满满。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