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谢凌燕
“农资质量堪称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务必要做到源头可追溯、质量有把控。” 正值春耕繁忙之际,广袤田野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农资市场也呈现出一派购销两旺的热闹景象。春耕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起点,寄托着丰收的美好期望。为切实守好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坚决杜绝假劣农资流入农田,息县公安局积极主动作为,携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深入辖区内各个农资经营网点,全力开展春耕农资质量专项检查行动,为春耕生产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专项行动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执法模式,创新性地构建起三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形成了一套涵盖“资质审查、质量检测、执法保障”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在检查过程中,三部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仔细核查经营资质、进货票据以及产品包装信息,确保每一批次的农资来源合法合规、产品标签清晰规范。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对仓储环境、消防设施等方面展开全面隐患排查。针对部分网点存在的农资堆放杂乱无章、购销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当场责令其进行整改。
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称:“以往多凭借经验判断,如今则依靠精准数据说话。”他们在货架上随机抽取复合肥、尿素等农资样品,现场进行封存后送往实验室检测,从源头上确保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
某农资店的负责人李经理感慨道:“这样的专项检查,既是对我们经营者的严格监督,也是一种善意提醒,督促我们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关,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资打假攻坚战,不仅守护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粮袋子”满起来,更推动着农资监管模式从过去的“被动整治”逐步向“主动防控”转变。在乡村振兴这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中,一个规范、有序的农资市场正在为粮食安全筑牢稳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