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时强 区海文
走进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董冲村的养鹅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引吭高歌”的大鹅,它们在圈内发出清脆的“嘎、嘎”声,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热闹。
“我从2023年12月底,在本村承包了100亩土地开始养鹅。鹅的生长周期大概为90天,一年可以循环养殖5批左右,我们的成品鹅销往信阳市固始县和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等地。”董冲村养殖户李道成说。
随着养鹅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李道成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过去,董冲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村民收入来源单一。如今,在村支“两委”的引导下,董冲村规模养殖户已有8户,大鹅养殖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们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发展大鹅养殖,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链。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养殖规模,打造‘董冲大鹅’品牌,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村民受益。”董冲村党支部书记冯本付说。
为了提高鹅蛋孵化成功率,董冲村还引进了现代化鹅苗孵化场。该孵化场配备了7台全自动孵化器,能够模拟母鹅孵化的自然环境,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大幅提高了孵化率。
“按照以前的老方法孵化鹅苗,成功率不高,现在,我们把孵化场重新改建扩建,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孵化,成功率大大提高,养殖风险也小了很多。”李道成说。
近年来,洋河镇董冲村支“两委”积极探索产业振兴之路,引导村民发展大鹅养殖产业,既为村民蹚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让大家的腰包日渐鼓胀,又为乡村振兴积累了极具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源源不断地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下,董冲村大鹅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这是平桥养殖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如今,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平桥区各乡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