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淮滨:邓湾乡淮畔草原火出圈 轻资产激活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4-10 09:31:2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夏承沛 朱丝语

  四月清明,淮河之畔草长莺飞。邓湾乡的“淮畔草原”迎来客流高峰,数十顶帐篷如星子散落绿毯,烧烤烟火与孩童笑闹交织,勾勒出春日乡村最动人的图景。据统计,清明小长假期间,这片由闲置河滩变身的网红露营地接待游客3250余人次,景点实现销售额7万余元,更带动县乡商超、餐饮等社会消费超 57 万元,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推动内需发展的“轻骑兵”。

  闲置河滩变身“诗与远方”:2万元的“魔法”改造

  谁能想到,这片让游客流连忘返的草原,曾是因季节性积水被闲置的荒滩。2023年起,邓湾乡党委政府践行“生态为民”理念,秉持“少花钱、巧干事”的思路,依托天然河滩地貌,投入2万余元用于植被生态修复、简易步道铺设和营地建设,便将其打造成全县首个“水乡草原”露营地。起伏的草坡与淮河落日相映成画,自助烧烤区、风筝放飞场、亲子游戏区等功能区错落有致,既保留自然野趣,又满足都市人“微度假”需求。

  “我们就是看中这里的原生态!”来自淮滨城关的李女士一家支起帐篷,烤架上的滋滋声与河风合奏。清明期间,像她这样自驾前来的周边游客占比超80%,视频号、抖音上 #淮畔草原# 话题播放量突破20万次,“到邓湾看草原”成为全县网红打卡标语。

     小生意撬动大民生:村民家门口的“创富经”

  暮色降临,陈台村民陈朵的烧烤摊前围满顾客。“清明三天赚了8000多!”她一边熟练地翻转烤串,一边笑道。和她一起创业的还有10余位留守妇女,周萍的骑马打卡拍照、王影的黄瓜变蛋等土特产,在景区日均销售额均超千元。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乐介绍,景点开放以来,村里新增8个流动摊位,直接带动20余人就业,其中80%为返乡妇女和中老年村民。

  “短期算经济账,2万元投资似乎‘不划算’,但长远看,群众的笑脸就是最大收益。”乡长刘海波在采访中表示,淮畔草原的“轻资产”模式,正是邓湾乡探索“生态变现”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以来全乡外来游客已达5000余人次,除直接旅游收入外,更拉动农产品销售、餐饮、研学等关联消费,形成“游客走进来、特产带出去”的良性循环。

     小景区承载大愿景: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从“一处美”到“全域兴”,淮畔草原的火爆仅是开端。邓湾乡正以“生态塑形、文旅赋能”为路径,串联淮河风光带、千亩沧海桑田、林下茶场等资源,打造“春赏花、夏露营、秋丰收、冬民俗”四季旅游线路,将进一步延伸文旅产业链。

  值得关注的是,景点收入的10%已纳入村集体公益基金,用于生态治理和基础设施升级,形成“开发—保护—反哺”的可持续模式。“我们不搞大拆大建,就是要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聚宝盆’。”乡长刘海波表示,随着五一、十一等黄金周长假临近,淮畔草原预计全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综合收入突破200万元,真正实现“小投入撬动大振兴”。

  当最后一抹晚霞沉入淮河,草原上的篝火仍在跳动。从荒滩到乐园,从“无人问津”到“流量担当”,淮畔草原的蜕变,正是邓湾乡以人民为中心、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生动注脚。这里的每一片草叶、每一缕烟火,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好风景能变成好“钱景”,而群众的获得感,才是最美的“文旅 IP”。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