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孟庆梅
4月9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炎帝与帝台山文化系列活动”在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开幕。此次盛事由洛阳邵雍思想文化研究会、鸣皋镇中溪村委会与洛阳一两黄御酒坊携手打造,以“溯文明之源,启时代新章”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文化展演、非遗体验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帝台山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上午10时,伴随着庄重的礼乐声,文明圣山帝台山碑与炎帝觞百神处碑揭幕仪式依古礼举行。这两座石碑镌刻着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不仅彰显了帝台山作为上古圣地的崇高地位,更串联起了从女娲补天到北魏盛世的宏伟历史画卷。据文献记载,伊水流域曾是神农王朝的核心活动区域,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充分证明了以帝台山为中心的九皋山地区正是炎帝神农氏的故里。
在炎帝与帝台山文化论坛上,文史学者们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系统梳理了炎帝伊耆氏的八大文明贡献:制耒耜兴农耕、尝百草创医学、立市廛通财货、作蜡祭定历法、织麻为布始衣裳、削桐为琴制礼乐、筑台榭启宫室营造、酿美酒觞百神。这些伟大的创举在帝台山地域均找到了物质遗存与民间记忆的双重印证,进一步证明了帝台山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帝台山不仅是炎帝文化的摇篮,更是民族融合与思想演进的历史见证地。北魏孝文帝曾在此推行汉化改革,以帝台山御酒为媒介,促进了鲜卑与汉文化的深度融合。北宋理学大家邵雍归隐帝台山麓,著书立说,其“观物思想”与炎帝的“天人合一”理念一脉相承,对当地“耕读传家”的民风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活动的亮点之一,御酒品鉴环节让现场嘉宾品尝到了“一两黄御酒坊”用古法酿制的美酒。一两黄御酒坊非遗传承人姜会明现场展示了九酝春酒的酿造技艺,这一技艺已入选伊川、嵩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北魏《姜公秘经》《姜公神曲经》复原的古法酿酒工艺,与帝台山出土的北魏酒器形成了美妙的时空呼应。活动现场设置的“诗酒长廊”更是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再现了李白“将进酒”的创作场景,让嘉宾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人的豪情壮志。
鸣皋镇镇长巴东旭在采访中表示,依托帝台山文化IP,当地正在打造“一山两会两带三区”的文旅格局。以圣山遗址保护为核心,开展南岳庙会、酒神庙会等文旅活动;建设农耕文明体验带和酒文化长廊;规划非遗传承区、生态康养区和文创孵化区,致力于将帝台山打造成为河洛文化的新地标。
帝台山景区负责人介绍,景区近期将推出“帝台山文明探源”数字展馆,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女娲补天、神农尝草等神话场景。同时,还将联动周边古村落,开发“沉浸式古风市集”与“农耕体验营”,构建“文化+生态+产业”的全域旅游格局,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今日的伊川,正以文化为纽带,将历史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让沉睡的文明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学者所言:“读懂帝台山,便是触摸到了华夏文明最本真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