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 > 正文
【亮身份 展形象】庭审进校园 法治润心田
时间:2025-04-10 15:28:4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田保庆 通讯员 李慕淳

  为增强学生群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及“两卡”犯罪的法律意识,3月26日下午,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将一起刑事案件庭审现场“搬进”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为3000名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法治公开课。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落下,一场真实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庭审在学术报告厅内庄重进行。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余某、李某在“上线”指使下,利用他人银行卡进行非法转账、取现操作,累计转移诈骗赃款31.1万元。该校师生全程旁听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及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庭审环节。

  庭审结束后,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结合案情开展普法宣传, 通过讲解“刷单兼职”“代购虚拟币”等校园高发案例,提醒在校大学生切勿因“门槛低、来钱快”沦为电信诈骗犯罪“工具人”。

  近年来,大学生涉“两卡”犯罪案件频发,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此次将庭审“搬进”校园,旨在通过鲜活的案例警示、实用的防诈指南,帮助在校大学生识别犯罪行为、认清违法犯罪的后果,打破对“轻微违法”的侥幸心理。

  此次庭审进校园活动,通过真实庭审的“现场教学”与反诈普法的“精准滴灌”,让法治种子在青年学生心中深深扎根。下一步,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将进一步开展“送法进校园”“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通过真实庭审、模拟法庭、普法宣讲等多元形式,让法治教育从“单向输出”走向“双向奔赴”,以法治之力守护青春成长。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