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田保庆 通讯员 李慕淳
为增强学生群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及“两卡”犯罪的法律意识,3月26日下午,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将一起刑事案件庭审现场“搬进”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为3000名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法治公开课。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落下,一场真实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庭审在学术报告厅内庄重进行。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余某、李某在“上线”指使下,利用他人银行卡进行非法转账、取现操作,累计转移诈骗赃款31.1万元。该校师生全程旁听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及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庭审环节。
庭审结束后,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结合案情开展普法宣传, 通过讲解“刷单兼职”“代购虚拟币”等校园高发案例,提醒在校大学生切勿因“门槛低、来钱快”沦为电信诈骗犯罪“工具人”。
近年来,大学生涉“两卡”犯罪案件频发,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此次将庭审“搬进”校园,旨在通过鲜活的案例警示、实用的防诈指南,帮助在校大学生识别犯罪行为、认清违法犯罪的后果,打破对“轻微违法”的侥幸心理。
此次庭审进校园活动,通过真实庭审的“现场教学”与反诈普法的“精准滴灌”,让法治种子在青年学生心中深深扎根。下一步,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将进一步开展“送法进校园”“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通过真实庭审、模拟法庭、普法宣讲等多元形式,让法治教育从“单向输出”走向“双向奔赴”,以法治之力守护青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