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黄成 通讯员 万丽 包洋 吴斌
春风拂绿,万物生辉。为强化“绿色校园”建设,深化“绿健”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家校共育模式,4月9日,罗山县第四实验小学组织二十余名家长志愿者奔赴龙山水库,开展了一次盆莲种植运土志愿服务活动。
以劳启智:校长动员明初心
活动伊始,四实小党支部书记、校长何子斌作动员讲话。他回顾了学校近年来在生态教育上的探索:从垃圾分类讲座到“绿色菜园”实践,从环保酵素制作到蚯蚓餐厅建设,四实小始终将劳动教育融入绿色校园的肌理。他强调,此次盆莲种植不仅是美化校园的实践,更是“以劳树德、以劳育心”的延续。他号召家长与学校携手,让每一捧泥土都承载教育的温度,让每一株莲花都绽放生命的诗意。
以行践诺:车轮滚滚载深情
动员会后,一支由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车队满载工具,向龙山水库进发。车队穿行于春日的乡间,沿途绿意盎然,仿佛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家长们笑言:“这不仅是运土,更是为孩子们播撒绿色的希望!”
以汗润土:热忱浇筑生态梦
抵达水库后,志愿者们头顶骄阳,挥锹挖土,汗水浸透衣衫,笑容却愈发灿烂。一袋袋肥沃的土壤被小心装车,宛如传递着绿色生态的接力棒。家长李女士说:“去年孩子参与蔬菜义卖,用劳动所得帮助他人;今天我能为校园添绿,同样意义非凡!” 校长何子斌现场即兴感叹:这种家校共育的温情,恰似四实小“小手拉大手”环保理念的生动写照。
以莲育美:一草一木皆课程
运土归来,校园四处大平台内,师生与家长将共同完成盆莲种植。这些承载着龙山水库自然灵气的土壤,将被用于打造“莲韵长廊”。未来,莲叶田田的景致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将成为鲜活的生态课堂:科学课上观察莲的生长,美术课上描绘莲的姿态,语文课上书写莲的品格……
从“绿色菜园”到“莲韵长廊”,从垃圾分类到循环利用,罗山县第四实验小学以实践诠释“一草一木皆教育”的生态理念。此次志愿活动,既是家校共育的生动实践,又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典范。正如家长志愿者所言:“捧回的不仅是泥土,更是对孩子未来的一份承诺。”在这所“五育并举”的校园里,每一株植物的生长都在诉说生命的故事,每一次劳动的汗水都在浇灌绿色的希望,每一位孩子都在乐园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