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田保庆 通讯员 李华 蔡建秋
“从提交申请到拿到鉴定书只用了15天,法官还专门教我怎么准备监护材料,”当事人黄某某红着眼眶说,“以前觉得打官司冷冰冰的,这次才明白法院真是老百姓的依靠。” 近日,永城市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鉴定部门受理了一起特殊的司法鉴定申请。
2023年年底,李某某因突发脑梗入院抢救,虽脱离生命危险,却因脑部损伤导致智力严重下降,语言功能受损,生活无法自理。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被阴霾笼罩。妻子黄某某哽咽道:“他现在连最简单的算数都不会,更别说处理自己的事情了。但家里买的医疗保险、后续治疗手续都需要他本人签字,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需通过法定代理人行使。为保障李某某的医疗、财产权益不受侵害,黄某某依法向永城市人民法院提交了行为能力鉴定申请。
接到案件后,永城市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鉴定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司法鉴定“绿色通道”。考虑到李某某行动不便且情绪敏感,鉴定人员主动下楼前去问诊,众多专家齐聚被鉴定人处。在鉴定现场,法医鉴定团队对李某某的病史资料、影像学报告进行系统梳理;精神科专家通过定向力、记忆力、逻辑推理等多项测试,评估其认知功能;鉴定人员与家属深入沟通,了解其日常行为表现和社会适应能力。“您别紧张,我们慢慢来。”面对李某某因疾病产生的焦躁情绪,鉴定人员耐心安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其配合,确保鉴定过程科学严谨、结果真实可靠。经全面评估,鉴定机构确认,李某某因脑梗导致器质性精神障碍,丧失辨识能力和意思表达能力,符合无民事行为能力认定标准。永城市人民法院遂依法判决,并同步指导家属申请指定监护人,协助办理保险理赔、医疗决策等事项。
案件虽已办结,司法关怀仍在延续。针对此类特殊群体案件,永城市人民法院正逐步建立“鉴定+帮扶”机制。“司法鉴定不仅是技术判断,更要传递法治温度。”司法技术鉴定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把当事人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让每一份鉴定意见书都经得起法律和良心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