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吕贵德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以“强基层、惠民生”为目标,通过专家派驻、技术帮扶、管理融合等创新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有效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体化运营破解“各自为战”
集团打破原有松散型医联体模式,创新实施“法定代表人统管+专班实体运作”机制。集团院长尉建华兼任成员单位法人代表,带领改革专班,半年内完成北关区、殷都区等12家机构法人的变更。专班实行实体化集中办公,围绕集团章程制定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六统一和六大共享中心建设,形成集团运营常态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集团执行院长李国强告诉记者,“过去成员单位采购设备无序,缺乏统筹,现在集团统筹调配,CT等大型设备使用率提升了40%。”在集团内实行集团统一采购,通过招标遴选了8家中药饮片配送企业,统一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外用膏方及西成药配送。通过集团药械部的统一管理,基层医疗机构药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门诊次均费用降低18%。
百名专家强基层“建站驻村”
在殷都区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名医工作室”,安阳市中医院的3名专家长期驻点帮扶,指导当地医生完成了200多例心内科造影和介入手术。这样的专家工作站,医疗集团已建成31个,涵盖心内、肿瘤、骨科等群众急需领域。更让基层医生受益的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临床带教、实操考核等方式,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常见病专题培训班23期,开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27期,累计培训基层成员单位各类医务人员1700多名。169名西医师完成“西学中”系统培训,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数字技术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
“扫扫二维码,三个月内的检查报告全能调出来。”在市中医院复查的陈女士,手机里存着集团互认平台整合的58项检验结果。去年,中医院医疗集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达79.7%,检查重复率下降60%,节约费用67.06万元。建成六大资源共享中心,远程心电覆盖120个村社,消毒供应、病理诊断一体化管理让基层医疗质量更有保障。积极推进免疫治疗、减重治疗、针刀外治、微创手术、腔镜技术、直肠栓剂、急救针刺、康复训练等技术数字化应用。
让岐黄之术焕发新生机
走进纱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文化集市”,浓浓药香中,河南省名中医康进忠正通过VR设备教授针灸醒脑法。集团将中医药振兴纳入改革核心,建成智慧中药房、精品中药房,实现饮片代煎、膏方定制。推出“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73支中医家医团队为市民提供体质调理方案,使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从22%提升至41%。成功创建国家级“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为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标准参与制定机构和培育研发机构。创建成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雷火灸实训基地”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推广基地”。与市经开集团合作种植连翘2000亩,不仅带动300户农民增收,更保障了道地药材供应,实现“从田间到药房”的全链条质控。
“改革要让每个家庭感受到医疗的温度。医疗集团近年来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党委书记姚晓峰说。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院长尉建华表示,集团将持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深化智慧医疗应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此外,集团还将积极探索医养结合、远程医疗等创新模式,为健康安阳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