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近期,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发生一起以“兼职刷单返利”为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导致一名群众财产损失达50余万元。为切实提升群众防诈意识,镇平安办紧急发布反诈警示,呼吁全镇居民提高警惕,筑牢反诈防线。
案件回顾:高额返利作诱饵,连环陷阱致损失
据调查,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足不出户、日赚千元”的虚假兼职广告,诱导受害人下载仿冒正规平台的刷单APP。初期小额任务均能获得返利,待受害人加大投入后,便以“操作失误”“需补单提现”等借口层层设套,最终卷款失联。本案中,受害人因轻信“高收益承诺”,多次转账后无法提现,损失惨重。
诈骗手法解析:披着“合法外衣”的精准收割
镇平安办联合公安机关分析指出,此类诈骗具有以下特征:
精准引流:通过短视频、招聘网站等渠道锁定求职者、全职主妇等群体;
心理操控:利用“小额返利”建立信任,诱骗追加资金;
技术伪装:伪造后台数据、虚假合同,制造“正规平台”假象;
闭环话术:以“违约金”“账户冻结”等威胁阻止受害人报警。
平安办紧急提示:牢记“三不三要”原则
不轻信:网络刷单本身违法,凡承诺“零风险、高回报”的兼职均系诈骗;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点击,非官方应用不下载,个人信息不泄露;
不转账:凡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或“垫付资金”的,一律拒绝;
要核实:遇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或联系社区民警核实;
要警惕:主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
要宣传:积极参与反诈宣传活动,帮助亲友尤其是老年人识破骗局。
多措并举织密反诈防护网
目前,该镇已启动“全民反诈宣传月”专项行动:
网格化宣传: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入户讲解典型案例,发放《反诈手册》;
精准化预警:联合通信运营商对异常通话实施拦截,对高风险人群上门劝阻;
对上级预警信息及时传达,保证没有空档期,即使找到高风险群众并进行劝阻。
镇平安办负责人强调:“反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请广大群众擦亮双眼,切勿因贪小利而失大财。若发现可疑线索,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
镇平安办提示: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利”字。唯有保持清醒认知、增强防范技能,方能守住血汗钱。请将此信息转发扩散,助力构建“全民反诈、天下无诈”的平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