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左强
4月10日上午,罗山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工商联召开“法院+工商联”协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主动开门纳谏、向企业听需问计,凝聚合力共同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罗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涂超,县工商联主席姜冬梅,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李亮亮出席本次会议。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娄匡元主持会议。县民营企业家代表、县营商办、县法院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2024年县法院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宣读了县法院《“罗法e企窗”涉企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县法院与县工商联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协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交流环节,来自多个行业领域的民营企业代表们畅所欲言,围绕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畅谈“法院+工商联”协同助企未来可能探索的新路径,并就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诉讼服务水平等提出了实际中肯的意见建议。法院、工商联方面就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会场座谈气氛融洽而热烈。
会议指出,县法院与县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协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创新性开展“罗法e企窗”涉企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保障、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形成惠企护企助企工作合力,对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平稳有序发展、推动罗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县法院与县工商联建立协同服务机制,既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回应企业期盼、破解发展难题的主动作为。双方要立足职能、优势互补,以法治之力破除市场壁垒、稳定企业预期、激发创新活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司法支撑。
二要聚焦协同联动,全面构建“法院+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新格局。要充分发挥《实施方案》的引领作用,落实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调研、纠纷化解等制度,特别是要聚焦企业关注的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债务清偿等高频法律问题,建立典型案例联合发布机制,通过以案释法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要加快“罗法e企窗”涉企服务平台建设进度,完善立案指导、法律咨询、风险提示等功能。同时,要注重平台与工商联系统的数据互通,实现法律咨询与政策解读的深度融合,帮助企业完善合规管理体系,从源头预防法律风险。
三要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县法院和县工商联要主动将协同服务机制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企业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对联席会议提出的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销号落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要注重总结推广经验,将“罗法e企窗”等创新实践打造成“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