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宋明增
由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2024年“礼赞辉煌成就·聚力更加出彩”征文比赛于近日圆满落幕。濮阳市中医院退休专家丁世芹同志凭借作品《我与新中国的故事》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征文比赛旨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进一步增强广大老同志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的信心热情,营造出彩河南的浓厚氛围,展现老同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丁世芹同志的作品以亲身经历为切入点,深情回顾了投身中医药事业、坚守岗位奉献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家国情怀。文章语言质朴真挚,情感充沛动人,既是对个人奋斗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礼赞,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濮阳市中医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多措并举,激励老同志发挥自身经验和智慧,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引导他们为推进健康濮阳建设继续贡献老中医人的力量,让中医文化传承的薪火持续绽放光彩;助力他们为谱写新时代河南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注入“银发力量”。
下附征文原文:
我与新中国的故事
濮阳市中医医院 丁世芹
在那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无限可能的土地上,我与新中国携手走过了七十余载的春秋。我的故事,如同一条细流,融入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而其中的一段,关于我学习中医的经历,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早年祖母的突然离世,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治病救人的信念在我的心中萌芽。成年后的我进入了中医医学殿堂,系统学习了中医的四部经典等,初步领略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回顾在中医药道路上追逐梦想的40多年,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常常想,我从一名普通的医学生、教师,逐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药评专家,濮阳市名中医等,究其原因,除个人不懈追求、勤奋拼搏的因素外,还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我们国家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国家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和精心培养中医药人才。
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遍了全国,也吹进了我的心中。我意识到,要想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必须跟名师、勤临床,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我得到了跟随王琦、方药中、李振华、关思友、段毓仁等名医侍诊、抄方、学习诊疗技术的机会,得其真传,收益颇丰。我始终常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一次次被中药的神奇疗效所折服,这更坚定了我不断学习中医,研究中医,探索中医的兴趣和信心。我记得,在学校的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深入基层,为乡亲们提供中医诊疗服务。每一次成功的诊疗,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深知,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我们不仅要传承中医的精髓,更要勇于创新,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因此,我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同时,我还积极参与中医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努力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我已步入人生的晚年,但我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我时常会向学生讲述中医的故事和我在学习中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希望他们能够传承中医的精髓,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我也鼓励他们要关注中医的发展动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努力成为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复合型人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与新中国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成长、奋斗与梦想的故事。它记录了我个人命运的起伏与变迁,也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我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医将会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而我也将与新中国一同前行,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