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赵泽轩 杨萌
文明浸润传承其美,成风化人璀璨其光。近年来,西峡农商银行通过文明共建、文明培育、文明传承“同频共振”,不断练“内功”、补“短板”,提“颜值”、增“内涵”,进一步丰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责任高度。
文明共建: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力”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西峡农商银行经历了历届领导班子的更替,始终坚定不移地以抓文明创建为主线,“一任接着一任干”“换人不换目标”“换人不丢机制”,出台一个又一个文明创建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不断优化“引”“推”“督”“考”等机制,推进创建工作的标准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该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员工行为和行业管理“双规范”中,落实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履职行动上。该行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担责,履职尽责,积极为文明共建建言献策,贡献全力。干部职工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打折扣,每项工作保证有人过问,每项任务保证有人落实,形成全员创建、持续创建、务实创建的工作局面。
文明培育:铸就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魂”
多年来,该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实施“文明细胞培育工程”。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服务导向,提振了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形成了“创先争优”的好风气。二是该行通过改善办公环境、建设图书室等做法,让职工工作时“坐得住”、下班后“静下心”、学习时“沉下心”。
该行始终把文明培育与志愿服务阵地相结合,通过开展扶贫助困、爱心助学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过马路等交通志愿服务,强化党建引领,培育文明细胞。通过文明知识竞赛、文明实践课题攻关,增强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性和针对性。
文明传承: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效”
一是用好行风评议“活载体”。该行围绕文明单位创建、文明规范化服务提升、窗口单位服务及社会普遍关注的创建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文明创建大家谈,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行风评议活动,提出相关工作意见和建议,形成破解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增强文明创建群策群力内生动力。
二是打造宣传引领“发光体”。积极把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推介,不断捕捉干部职工遵守公共秩序、践行文明、引领风尚的美丽瞬间,记录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行风行貌发生的变化,自己或他人参与创建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打造文明创建发光体。
三是强化文明传播“融媒体”。通过“西峡农商银行”和“两优双律管理群”,大量转发文明共建动态信息,把文明从指间传递。
同时,通过开辟“西峡农商银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专栏”,将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及内容、社会公益活动图片、企业文化建设等纳入活动专栏框架里,定期更新,深入宣传,并形成常态化,促进文明共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