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新乡 > 正文
河南长垣智造出海“豫”新机 产业迸发经济新动能
时间:2025-04-15 10:09:5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崔新保 通讯员 王永强 王凯杰

  4月16日,第十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博览交易会”)将在“起重机械之都”河南长垣举办。届时,国内外300余家企业和行业专家将齐聚长垣,共同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作为典型的传统装备制造产业,近年来,长垣围绕如何让起重装备产业“老树”绽“新花”、结“新果”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推动起重装备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集聚成链 长垣成起重制造“新地标”

  平均每分钟有3.2套起重配套产品制成、每小时有38台起重机整机在工厂下线……经过40年的培育发展,如今的长垣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起重机械制造基地。

  “以卫华集团和河南矿山为龙头,长垣集聚了起重整机及配套规模生产企业1300多家,年产门桥式起重整机、电动葫芦30万台,零部件170万台(套),产业规模超370亿元。”长垣市起重装备制造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当地拥有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起重产品,26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国内外,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产品远销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长垣市委、市政府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理念,锻长板、补短板,以延链补链强链提质升级为主线,构建以创新驱动、智能引领、绿色发展、链式集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体系,已完成从粗放、规模式成长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提质升级,成为国内通用起重装备制造“新地标”。

  向新向绿 产业迸发经济新动能

  下料、拼装、焊接、刷漆……在河南矿山智能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数百台机器人灵活精准地挥舞着机械臂,“护航”一件件巨大的起重机部件下线。

  “通过自主研发设计,我们实现了自动化、模块化的生产流程,是目前亚洲起重机行业单体最大的生产车间。”河南矿山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焊接出来的焊缝成型极佳,基本达到零缺陷。4台机器人联动作业,作业效率比人工提升30%。”

  近年来,长垣以“二次创业”的勇气和决心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一方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每年向企业发放奖补资金超亿元。另一方面,支持企业与100多家高校院所合作攻关,累计授权专利22165件,培育出1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2023年,在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的指导下,由卫华集团牵头制定的“新中式”标准正式发布。

  “相较于传统起重机,‘新中式’起重机在材料利用率、噪音值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有很大优化提升,不仅实现生产绿色化,其性能指标也高于或与国际标准持平,提高了中国起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卫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平台+品牌 双轮驱动助企“扬帆出海”

  除了科研创新推动产业向新向绿,长垣还凭借平台建设和品牌战略双轮驱动,助力起重制造企业“扬帆出海”。

  在平台建设方面,长垣引入科研资源,搭建90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以及10余个人才引育平台,吸引5名院士、50余名博士以及8000余名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同时,国家桥架类及轻小型起重机械检验中心、北京起重机械运输设计研究院河南分院等检验检测质量服务平台的打造,推动优势产业向外扩张。

  “检测平台让产品质量检测更专业、更权威,国际市场认可度大大提高,销售额也逐年攀升。”卫华集团相关负责人称,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检测互认协议,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官方数据显示,长垣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培育26家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拥有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7家河南省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等。

  河南矿山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连续多年增长,各类起重机产品走俏全球。

  “博览交易会自2014年以来已举办9届,这不仅是展示新技术、新成果的平台,也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长垣市起重装备制造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2024年博览交易会共有323家企业参展,签约金额达82.77亿元。

  他表示,未来,长垣将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长垣起重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长垣力量。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