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徐林意
2025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阳监管支局切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紧紧围绕安阳县2025年重点工作目标,在下沉服务重心,提升县域普惠金融覆盖面深度上持续发力,以“三抓三提”积极推动全民健康医疗补充保险(以下简称“安阳惠民保”)在安阳县的落地生根。
抓协作,提升机制监督力
“安阳惠民保”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制定协调推进机制。构建县金融监管局与县医保局协同推进的县级管理架构,成立2个督导组和9个工作专班,县医保局负责全县财政支出人员的推荐、参保工作,县金融监管局负责组织9家保险机构共保体对全县非财政支出人员的推荐、参保工作,将9个乡镇合理分配至9家共保体。工作专班覆盖所有乡镇、村和县直部门,负责全县推广工作各环节中的统筹、组织、执行、汇总、分析、汇报、计划等工作。实现了责任层层压实、统计逐级上报,构建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构架精细的工作机制。加强跟踪督办。安阳监管支局领导带领承保公司负责人到全县9个乡镇和县直部分单位开展现场指导督办,掌握各承销单位、各乡镇在推广中的具体做法、群众反响、部门配合、工作需求、困难问题等情况,先后召开9家保险公司共保体参加的“安阳惠民保”工作推进会、座谈会、调度会和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听取推广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问题办法和部署下一步工作,先后解决各类问题12件,总结并推广经验3条。
抓宣传,提升政策覆盖面
“安阳惠民保”这项普惠金融工作,能否消除群众的疑虑,被群众接受,让政策真正的进入群众的内心,关键在是否让群众了解政策、理解政策。为此,安阳监管支局组织覆盖县乡村三级60余人的宣传队伍,深入县直单位、乡镇、企业等地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讲政策出发点。讲“安阳惠民保”是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医疗保障,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讲利益保障点。按照国家有政策、群众有需求、市场有供给原则,安阳监管支局从惠民利民便民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安阳县人口密度大、群众创收渠道不多、收入不高、承保公司能否持续经营等问题出发,结合当前全市各地惠民政策推广情况和近3年全县医保报销数据分析,突出宣讲“安阳惠民保”与基本医疗的有效互补作用,注重强调“安阳惠民保”能够帮助群众解决大额医疗费用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2025年3月,先后现场开展宣讲30余场,利用新闻媒体、微信等辐射式宣传方式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次),发放宣传单、折页等3万余份。
抓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商业保险在广大群众心中始终有解不开的疑惑,为化解这个实际而又广大的疑问,安阳监管支局和医保局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对险种明明白白,全面推动“安阳惠民保”的落地工作。活化个人账户余额。职工可通过个人医保账户支付参保费用,为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一次最多购买10份保险。企业可统一为职工集体参保,居民个人可通过线上线下缴费参保。参保费用低。让群众受益是推行“安阳惠民保”的终极目标。以参加该县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的人员为对象,保持“零门槛”,不设置年龄、既往病史、健康状况、职业类型等条件,根据保障范围和领域分设69元/人、99元/人和169元/人三个险种。赔付比例高。“安阳惠民保”将医保目录内、外住院医疗费用、院外特定高额药械费用及特殊身故定额赔付均纳入保障范围,保障金额最高达到210万元,最高赔付比例达80%。办理流程快。群众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搜索“河南医保”小程序,在提示下进入投报界面,支付成功后即时生成电子保单,实现“零材料、零等待”,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操心,显著提升了参保便捷度。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县职工、城乡居民当年参保人数25004人,参保金额205.52万元,位居安阳市5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