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吕贵德
中医药文化与清廉文化自古相通。中医药理论蕴含丰富的廉洁元素,与廉洁行医理念深度融合效果显著。在安阳市中医院,“中医喻廉”主题宣传遍布文化长廊和办公区域,吸引医患驻足,为医德医风建设注入“岐黄力量。”
依托“望闻问切”,赋能清廉教育。该院将“望闻问切”与医院清廉教育相结合,构建特色鲜明的廉洁防控体系。一是以望察医风。在门诊、药房等窗口安装医德医风评价器,实时评价服务态度;纪检部门定期调取监控,核查医生接诊规范情况;公开药品耗材采购价格、专家号源分配规则、科研经费使用流向。二是以闻听患声。设立意见箱,每月开展患者家属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药剂科、设备科等高风险岗位人员设立匿名内部举报通道。三是以问询症结。定期填报廉洁风险自查表,对重点人群开展廉政面谈,签订《廉洁承诺书》。持续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四是以切治根本。制定清廉制度25项,开发智能监测系统,对异常处方、高值耗材使用实时预警。
借鉴“君臣佐使”,筑牢清廉防线。该院借鉴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着力打造全方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一是以“君药”主导,明确党委领导班子责任26项,党委书记责任12项,班子成员责任10项,领导班子带头签订《廉洁行医承诺书》。二是以“臣药”辅助,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确保责任层层压实。重点岗位实施轮岗交流,建立医药代表“阳光接待”制度。三是以“佐药”调和,截至2025年3月开展廉政培训15次、警示教育8次,集体廉政谈话覆盖300余人,持续筑牢廉洁防线。四是以“使药”引导,邀请专家来院辅导讲座,将廉洁表现与职称晋升挂钩。
运用“辨证论治”,开出清廉处方。该院结合腐败常出现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辨证论治后开出清廉处方。如:围绕健全机制、优化医德医风开出“益气固表”处方;围绕畅通环节、提升工作成效,开出“活血化瘀”处方;围绕强化监督、严肃执纪问责,开出“清热解毒”处方;围绕弘扬正气、增强责任意识,开出“扶正祛邪”处方;围绕加强教育、提升能力水平,开出“温阳散寒”处方;围绕常敲警钟、筑牢思想防线,开出“泻南补北”处方;围绕两手共抓、打造清廉医院,开出“调和营养”处方;围绕紧盯关键、聚焦重点领域,开出“未病先防”处方等。通过医疗场景的精心设计,使清廉教育从“说教式”转变为“沉浸式”,加固了医院治理的“免疫系统”
遴选“道地药材”,细品清廉韵味。该院将中药特点与廉洁教育相融合,让清廉教育更具中医药特色。一是“正气茶会”。每月举办医患茶话会,用菊花、金银花等配制“清廉茶饮”,促进沟通交流。二是药用正行。对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常态化廉政谈话,红脸出汗早提醒。制作“廉洁药囊”,内含艾叶、佩兰等药材,既防病驱邪,又寓意“防微杜渐”。三是“本草廉课”。“双花清热解毒,医者当守清廉本色;黄芪补气固表,行医更需正气护航;当归补血活血,提醒医者不忘初心;茯苓利水渗湿,警示祛除不正之风。”在医院的公众号上开设“药语廉心”,将20余种中药与廉洁有机融合,倾听中药之语,细品清廉韵味。
自实施“中医喻廉”文化以来,安阳市中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步上新台阶,患者满意度提升到98.6% ,而药占比下降到了26.5% ,锦旗、感谢信数量同比增长40% ,投诉量则下降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