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徐纯
四月的大别山北麓,春风裹着茶香漫过山谷。4月9日清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段集镇柳林村的茶园里,晨露还未散尽,采茶工们已背着竹篓穿梭在齐腰高的茶垄间,双手翻飞,指尖轻提,采摘春茶嫩芽。
(采茶工正在采茶周旭供图)
“我家就住在山脚下,采茶旺季每天能挣150元左右,还不耽误照顾家里人。”村民杨友春直起腰,将篓中的嫩芽拨匀,脸上漾出开心的笑。
(采茶工在茶垄间劳作周旭供图)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黄金期,段集镇的采茶基地日均采茶量达4000斤,带动周边7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一篓篓新茶从山上的茶园运往山下的加工厂,经摊青、杀青、炭火提香等多道工序,最终化作杯中的清香茶汤,也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在指尖翻飞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绿意盎然的茶山周旭供图)
茶产业是固始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该县以茶为笔,多方着力护航茶产业发展,在16.65万亩茶园里勾勒出乡村振兴新画卷。据了解,2024年该县茶叶总产量达6700吨,产值10.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2.5亿元,从鲜叶采摘到茶叶加工,从茶园观光到品牌打造,一片茶叶串联起生态保护、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固始县仰天洼茶场俯瞰图周旭供图)
为确保春茶采摘顺利进行,该县全力保障茶产业发展要素,稳扎稳打筑牢产业根基。针对每年开春的“用工大战”,该县茶产业发展中心早早就织起了一张用工保障网。通过电话对接、网络招聘、职业经纪人协作、劳务中介合作等方式,广泛动员县内外劳动力参与春茶采摘。全县20000余名本地闲散劳动力和近8000名来自安徽阜阳、河南周口等地的县外务工人员与各茶企业和种茶大户达成采茶用工协议,分批次到岗,有效缓解了茶企“用工荒”,为春茶采摘提供充足人力支撑。为确保春茶生产用电安全,国网固始县供电公司创新“党建+村网共建+春茶保电”模式,组织党员服务队靠前服务,以“村网共建”为纽带,用“人巡+无人机巡”守护供电线路,为全县茶企架起用电“绿色通道”。为解决茶企业、种茶大户生产资金难题,该县茶产业发展主动搭建银企沟通桥梁,精准推送茶企、种茶大户资金需求,保障了春茶生产设备升级、物资储备等环节资金链稳定。
(夕阳余晖中的茶山周旭供图)
该县还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将茶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凭借生态优势让茶香飘向四方。该县着力打造集“茶、竹、禅”为一体的九华山旅游观光区,建成妙高现代生态茶庄园、仰天雪绿茶庄园等一批特色茶庄园,开发采茶体验、制茶研学等文旅项目。2024 年,茶区接待旅游观光者达300万人次,茶旅融合创收12亿元,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向转化。
(固始县青峰云雾茶场俯瞰图周旭供图)
在助力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的进程中,该县通过政策扶持塑造品牌,依靠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通过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助力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提升。河南省妙高茶业有限公司“妙高茗茶”获信阳毛尖斗茶大赛金奖,4家茶企被授予“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企业”,1名制茶能手获“国茶人物・制茶能手”称号。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品牌优势联结茶农与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该县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立足当下,更放眼未来。下一步,该县将贯通产加销、融合茶文旅,推进茶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一条绿色底色足、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联农带农紧的茶产业生态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