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嵩县:“艺术点亮乡村” 绘就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4-16 11:14:2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赵明辰 王艺茜

  4月15日,在嵩县陆浑镇牛寨村铁牛广场,随着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颁证官的郑重宣布,《国色牡丹开湖城》万米长卷以“最长的牡丹国画长卷(累计)”正式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为环湖新文旅发展一张靓丽的名片,为第42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该长卷以《国色牡丹开湖城》为主题,融合写意与工笔技法,展现牡丹千姿百态,总长度一万米。由嵩县籍牡丹画家张志文发起,全国22个省市80名牡丹画家参与,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颁证仪式当天,万米长卷沿湖畔花海观景步道贴地展开,游客徜徉其间,形成震撼的沉浸式艺术体验。仪式后,长卷将珍藏于嵩县陆浑镇牛寨村“牡丹斋”,用于后续展览交流。

  这项纪录的诞生,是嵩县“艺术点亮乡村”专项行动的缩影。自2022年起,嵩县文联组织12家协会600余名文艺志愿者,环陆浑湖打造书法、剪纸、牡丹艺术、中医康养、电影科教等11个特色艺术村落,并成立张志文“牡丹斋”、嵩州文创馆、乌曼空间等10余家工作室,将20多公里环湖路变为“文艺长廊”。通过“艺术+商业”“艺术+创意”等多种模式,吸引灯塔酒吧、知木茶饮、得福小院等120余家特色餐饮、民宿、文创新业态店铺入驻,带动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

  作为“艺术点亮乡村”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村,牛寨村以牡丹文化为主题,建设牡丹巷,建立牡丹广场,种植观赏牡丹200余亩,培养当地农民画家30余人,吸引全国各地110余名牡丹画家齐聚牛寨,村内637幅牡丹墙绘总面积超3000平方米,开发牡丹丝巾、瓷盘等30余种文创产品,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牡丹艺术村。

  当日,在牛寨村牡丹长卷认证现场,非遗传承人张师傅现场展示烙画技艺,他说:“过去没人瞧得上的老手艺,现在成了宝贝疙瘩。”艺术赋能下,嵩县的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种文化”育新风,村民执笔绘就共富画卷。嵩县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开展书法、摄影、短视频等培训120期,惠及5800余名村民。昔日握锄头的双手如今执笔作画、登台表演,“文艺范”浸润乡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嵩县打造喜事广场,通过举办“孝老节”、非遗市集等活动,推动文明乡风蔚然成风。从万米牡丹长卷到艺术村落集群,嵩县以文化为笔、以生态为纸,让艺术在绿水青山间扎根生长,书写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这片河洛文明滋养的土地,正以艺术之光点亮乡村未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打造“嵩县样板”。

编辑:熊炎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